輸血異常如何選擇處理方法?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臨床上,血液病患者無法自己生產製造自己需要的足夠的血液,於是自身血液供給出現不足,導致貧血,所以一般首選治療措施就是輸血治療。但是在輸血過程中出現異常,比如患者會出現發熱、低血壓等不良反應,該如何處理呢?

這個需要根據不同的反應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非溶血性發熱反應

需要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暢,密切觀察病情,每15~30分鐘測量體溫、血壓。如果是高熱的患者可以給予物理降溫,口服阿司匹林或肌注退熱藥物。伴有緊張或煩躁者可口服鎮靜藥等來緩解緊張。

輸血異常如何選擇處理方法?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二、過敏反應

如果出現單純蕁麻疹,醫生會嚴密觀察,減慢輸血速度,口服或肌注抗組胺藥物來抗過敏,經過一般處理後症狀很快消失。如果出現重度反應,醫生會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道通暢。有支氣管炎痙攣者,皮下注射腎上腺素、靜注或靜滴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來緩解支氣管肌肉的緊張,進而緩解呼吸困難。

輸血異常如何選擇處理方法?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三、溶血反應

如果發現或懷疑溶血反應,醫生會立即停止輸血,保留靜脈輸液通路,嚴密觀察血壓、尿色、尿量和是否出血等。會通過輸注膠體液、晶體液補充血容量;使用利尿劑防止溶血後血細胞釋放的有害物質堵塞腎臟,進而保護腎臟。應用抗凝物質,來預防血管內凝血的發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行抗炎、抗休克治療。

四、循環超負荷

出現這種情況,會停止輸血,保留靜脈通道、吸氧;使用速效利尿劑,將多餘的液體排出體外,也可以使用強心藥物,加強心臟的功能,如果患者出現神情緊張,可以使用一些鎮靜藥物,減輕心臟的負荷。保持適當的體位,比如雙下肢下垂,這樣能夠減少靜脈血迴流到心臟,也能減輕心臟負擔。

五、輸血後紫癜

1、 臨床表現:輸血後7~10天患者血小板數急速降低。

輸血異常如何選擇處理方法?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2、處理原則:血漿置換,靜脈免疫球蛋白,輸血小板無明顯益處。

通過輸入血液來改善貧血症狀,但是輸血不是長久之計,長時間的輸血治療,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而且不能依靠輸血存活。建議可以結合中醫的辯證論治方法,從內調理,扶正固本,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諮詢可以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