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定穆姓


山西平定穆姓

平定穆氏家族源考

文字考《左傳》記載,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晉獻公使世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讓申生穿兩色衣服,佩戴金玦。當時狐突、先丹木、梁餘子養三人同行。乾隆版《平定州志》載:狐突廟,在州東瓦嶺村,相傳狐突御戎至此。清光緒《平定州志》載:申生奉父命與狐突率兵徵東山皋落氏,據瓦領狐突廟碑記:“申生東征皋落氏,狐突御戎至此》,它是來源於唐殘碑所載“狐突御戎東山皋落氏至”。這是公元前660年申生、狐突征服皋落氏時的史蹟,距今2668年,是否說明瓦領在當時已經形成了村落?到了宋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就更多了。大石門村慈濟大師為母親立的八角石塔載:“母穆氏女柏井瓦嶺村人……在政和七年(1117)四月二十二日病故,享年七十有四。”據此可說明三點,一是瓦嶺村名至少在北宋時已固定下來,二是在北宋時期瓦嶺村屬柏井管轄,三是穆氏先祖早在北宋初年就在瓦嶺村定居。香菸寺碑載:“臨濟正宗第十九代孫廣真系本村俗姓穆。”廣真有徒續佩、徒孫本鍾,曾孫覺法,**戰爭時僧人已有二十二代,向前推也在宋政和以前,崇聖寺慈濟大師和香菸寺臨濟大師應是同時代、同輩份又同是天公宗派僧人。又碑載:“古崇寧(1102年)時名香菸寺,上有五廟……”。就一寺五廟的修建而言,需要一定時間,要比1102年早得多。穆氏同治十三年(1874)墳塋中所立《禁地碑記》載:“自宋至今七百餘年未曾遷移……。”從以上碑記可知,在宋代,穆氏已在瓦嶺村定居。元朝六稜柱碑為元明帝至正十年(庚寅)高80釐米,直徑35釐米,存於香菸寺東窯。

穆氏家族是村中大族,在村在外與定居他鄉者,總人口已超過萬人,又是定居本村最早的家族。究竟何時定居瓦嶺,從定居的始祖至今傳延了多少代,這和瓦嶺村史有著重要關係,所以特別關注這個問題。苦於無文字資料,很難一言為盡,做出準確結論。問題出在兩個方面:其一,現存穆氏譜軸不是自始祖延續向後世排列,而是把明代中期前的祖先棄之夭夭,只從“廷”字輩作為一世排序至今;其二,無其它資料作為佐證,故此難以作出定論。“穆氏最早定居本村”這一論斷,村人都持肯定態度,不會有絲毫疑義。據穆清傑提供的《穆氏家書》譜名,是民國十四年十一月(1925年)經穆培厚、穆培敦子如榮謄寫的底本,上載一世祖穆廷金,配李氏,生一子名貴,是本股的祖先;廷玉,配李氏,生二子,長字名鐸,次子名銳;廷銀,配郭氏,生江、洪、澄、潭四子,在廷銀旁加註“岔河莊”,這一股除遷居岔河、新莊村外,本村還有窯嶺、南莊的文字輩之祖;廷現,配李氏,生二子,玘和琪,琪生二子,天柱和天雨,這一股也在本村,其後代就不清楚了。其餘還有廷朝、廷會、廷萬、廷斈、廷良、廷周、廷雲、廷峰八兄弟只錄了名,不知是遷移外鄉或是其它什麼緣故。瓦嶺穆氏祠堂家譜記載(民國十一年)一世祖穆廷銀,配郭氏,生四子江、譚、澄、洪,瓦嶺穆氏是譚、洪的後代。岔河穆氏譜記是江的後代。還有一股遷居河南登封,其祖不明。另據穆長林保存的舊家譜中載:香椿樹院、桑樹坪、五道口、井溝也都是穆廷銀的後代。此譜以穆鐸作為一世向後續譜,世系和人名詳盡。本村的穆氏人口興旺,不斷向外遷移,現在知道的就近有西郊、橋頭、柏井二村、牌嶺、裡黃安、孟家掌、後石窯的穆氏祖籍都是瓦嶺村。這些村的穆氏人口共計超過四千口。遷移較遠的有昔陽、壽陽、大同、河南登封、河北有個穆家村。僅本村在外地工作和家屬人口有二千餘人,比村中本族人口多一倍。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碑上看清的有“穆朋、穆公俊、穆恕、穆廷雲、穆廷峰、穆廷金、穆廷周、穆玘”八人。“廷”輩四人為現時穆氏的一世祖,“玘”是“廷現”的長子,所留“穆朋、穆公俊、穆恕”三人,查閱了清傑、九祥、仲華幾家一世後譜名都沒有。這三人肯定是廷字輩祖上的人,按單雙單的名字排列很可能是三代人,也可能是“朋、恕”為一代,“公俊”為一代。若按三代前推90年,應是1453年前後的人;若按兩代,應是1483年前後明景泰至弘治年間的人。況且“廷”字輩有十二個兄弟,可知家族已大,人口已多(注:現在穆氏中高低輩份間相差五世)。

為什麼穆氏在明朝中期分股立為一世呢?可能有兩種原因:1、“廷”字輩兄弟無奈而散。因有多數兄弟為生計種種原因向外遷移而造成;2、憤而散。兄弟間在處事中發生重大分歧爭議,氣憤不平,分道揚鑣,各奔前程,造成各家供奉各家的祖先。從《穆氏家書》中也可看出些蛛絲馬跡,兄長們有詳細記載,而幼弟們只錄名字,說明當時有重大變異。這僅僅是個推測。穆氏家族沒有統一的族譜,就現有的各股譜軸也很亂,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還有人竟不知自己是何股何支的。可見家族文化太淡化了。總之,穆氏家族有文字可考的是明景帝時已是村中人口多的大族了。要想把始祖定居村裡的年代推於穆氏的五代十國前,還須穆氏族人共同去努力探本溯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