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水深火熱的中考邊緣,沒有上海學籍的學生該怎麼辦?

早知沒有上海學籍,初中應該怎麼佈局?沒有學籍的學生有什麼出路?相信這些問題是很多外地的家長們非常關心的,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扒一扒大家面對的這個窘境。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01

回戶籍所在地進行中考

適應人群:成績比較好,沒有出國打算,有望衝刺當地重點高中

可能風險:因為長時間在上海學習生活,不適應老家學習和生活。家長都在上海,沒有人陪讀,孩子一個人在老家可能缺乏監督,影響學業。

建議:此類學生可能從小學開始一直借讀在上海的學校,成績較為突出,有望衝刺老家的重點高中。但是畢竟上海二期課改和很多省份考點,難易度,題型都不盡相同,建議這批學生可在初二畢業提前聯繫當地的初中將學生轉回去就讀一年,便於提前適應當地的考情。

02

在上海考中本貫通,中高職貫通或者三校

適應人群:成績中下,家庭經濟實力有限,無望衝刺當地重點高中

可能風險:三校學習氛圍不理想,外地生源較多

建議:目前上海有五年一貫制大專2+3的模式可以讓外省市戶的學生直接在上海讀大專的,前面2年就讀高中課程,後面3年就讀大專課程。

另外部分技術類專業院校也提供了7年一貫制中本貫通3+4模式。這無疑是解決了外省市戶籍的學生不能直接在上海參加中考的關鍵因素,一樣能在上海讀書的問題。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03

在上海選擇讀國際高中

適應人群:將來有出國計劃,家庭經濟實力雄厚

可能風險:一旦選擇了國際課程中途因家庭原因,想要放棄出國沒有退路

建議:對於明確想讀國際高中的家長,建議提前瞭解課程體系區別,孩子和課程的匹配程度,早做規劃。對於想衝刺頂尖國際學校的學生,必要可以做備考準備。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那麼大家肯定很困惑了,究竟什麼階段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呢?

從幼兒園就開始讀可行嗎?

種種問題困擾著大家。

先說怎麼樣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判斷孩子是否達到進國際學校的最佳時機。

從英語學習的角度,肯定是越早越好。專家表示,如果你希望掌握一門語言基本能達到“母語”的水平,那麼最晚最晚不要超過10歲。

當然,如果你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目標不是那麼高,那就再議了。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如果你是非滬籍且有送孩子出國的打算

根據我的觀察,從公立學校轉學到國際學校的孩子,要有最少1-2年的過渡期,才能真正適應語言要求和掌握國際學校的學習方式,英語的聽說讀寫達到與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水平。

如果孩子在上小學,那麼最好在5、6年級之前轉到國際學校。如果在5、6年級之間進行選擇,最好是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

中學與小學相比,是個大的跨越,6-8年級是一個獨立的完整課程體系,分科更細、要求更高。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可以學習完整的初中課程。

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小學時就非常糾結。一方面,認同國際學校的教育方式,但另一方面擔心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學可能弱化,擔心孩子英語學好的同時,中文掉隊。

家長可以讓孩子上公立學校,然後同時在外補習外語,

等到家長覺得合適的時候,比如4-5年級,再把孩子轉到國際學校,兩不耽誤。

接下來我們從孩子具體就讀年級來分析,轉入國際學校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優勢劣勢分析

如果在幼升小階段進入國際教育,

孩子的創造力、童真性的東西能得到足夠的尊重,被很好地保護。從小養成孩子國際化的思維模式,未來順其自然就會選擇出國留學,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但是一旦你選擇了這條路,就不可能在之後初升高的時候再選擇迴歸到體制內,而且學費是個頭等大事:國際學校的學費15W-30W/年不等,從幼兒園到高中粗略算算就得幾百萬學費,是不是真的能夠負擔孩子去走這條路,需要家長考量。

優勢

入學難度比高一再考要低一些;良好的語言基礎可提前準備託福等標化考試。

劣勢分析

可以選擇的空間更多:選擇小升初進入國際教育,屬於能讓家長再多考慮,搖擺不定,或者說糾結的階段。

假如孩子在比較好的公立小學就讀,那麼6年體制內教育,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養成

:當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初中學習時,憑藉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配合國際學校精準全面地教育引導方式,優勢會非常明顯。另外,從經濟方面來講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從孩子角度來說,在這個階段轉入國際學校,孩子英語功底必須要紮實,也會面臨很大的學業壓力,國際初中對學生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非滬籍學生初中如何佈局?還有哪些出路?這篇文章告訴你

優勢劣勢分析

在高中階段轉入國際學校/國際班,相比從小就讀國際學校20W/年的學費來說,花費就要少很多了。

主要原因有:

  • 01 隨著多年的發展,國際學校慢慢開始進入了大眾視野;
  • 02 小升初政策變動頻繁,造成規則模糊,致使許多原來定位於公立名校的家長開始把眼光轉向了國際學校;
  • 03 出於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家庭成員健康的考慮、對未來看衰等多種因素,加劇了移民和資產的海外轉移。

例如,某新成立的將自己的建校目標定位於達到世界頂級私校的國際學校,去年其中一個年級只招了兩個班,但是今年,同一年級已經招到了六個班。

以後進國際學校的門檻會越來越嚴,建議大家提前拿好主意,隨時跟蹤最新動向。

(如果您想要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請關注我,私信可領取上海20所國際學校面試真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