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姜太公前期窮困潦倒,他人生的轉折點是知遇文王,而關於文王與姜太公的歷史性相遇,各種文字記載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總結概括如下: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謂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或曰,呂尚處士,隱海濱。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學者戰化軍、姜穎的《齊國人物誌》中認為《史記》概括了前人關於姜太公與文王相遇的三種說法,從主觀能動性方面來理解的話,也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姜太公主觀意願性較強,比較有主動性,根據第一個“或曰”的描述:姜太公曾在商紂王朝做官,因為紂王暴虐無道而離開,之後遊說諸侯未果最後主動向西歸周,被文王重用;二是西周方面的積極主動求賢,根據第二個“或曰”的描述:姜太公本是處士,隱居在海邊。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散宜生等代表西周招賢納士,主動去尋姜太公。姜太公歸周並用計救出被拘羑里的文王。三是兩方面都有同樣的主觀意願,都積極主動地為相遇做準備。姜太公“以漁奸周西伯”,並以與眾不同的釣魚方式引起周西伯的注意,而西伯占卜主動去尋那個“霸王之輔”。其中,第三個說法比較具有傳奇性,為多種典籍記載,認可度比較高,被司馬遷放在傳記的前面,可見他對這個說法的認同度較高。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從文王方面來說,他是打獵之前占卜,此次出獵將獲得賢才,然後去尋,果然遇到。《竹書紀年》、《宋書》《六韜·文師》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卜辭顯示:“田於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彲,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古人比較相信天命鬼神,大到婚喪嫁娶,小到衣食住行,往往都要算上一卦,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指示,通過占卜這種方式,以卦像的語言來傳達給人們。西伯姬昌以占卜尋得賢才的記載一方面說明文王善於演伏羲八卦,比較靈驗,帶有明顯的傳說性質,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姜太公歸周是天意,周興殷亡也是天意。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除了占卜說外,還有就是夢像說,晉代石刻《太公呂望表》轉《周志》這樣記載:文王夢天帝服玄禳以立令狐之津,帝曰:“昌,賜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於後亦再拜,稽首。文王夢之之夜,太公夢之亦然。其後文王見太公,而訆之曰:“而名為望乎?”答曰:“唯,為望。”文王曰:“吾如有所於見汝?”太公言其年月與其日,且盡道其言,“臣以此得見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與之歸,以為卿士。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楚辭章句補註•離騷》:文王夢得聖人,於是出獵而遇之,遂載以歸,用以為師,言吾先公望子久矣,因號為太公望。或言周文王夢天帝立令狐之津,太公立其後。帝曰:“昌,賜汝名師。”文王再拜,太公亦再拜,太公夢亦如此。文王出田,見識所夢,載與俱歸,以為太師也。文王做夢夢到天帝,賜他賢才---姜太公,更具有神話色彩的是,姜太公也在夢中,夢到天帝讓他輔佐文王,他們同時做了這個同樣的夢。姜太公不僅是天賜賢臣,而且是周的“先公”曾經預言要輔佐周興的聖人,由此傳達出姜太公遇到文王是天命,周興殷亡也是天命。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還有一個說法是文王夢到聖人,打獵的時候遇到就帶回來拜為師。比這個由夢中尋得賢才的記載還要早些的是殷王武丁夢傅說,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記載這個歷史聞名的夢:帝小乙駕崩後,他的兒子帝武丁即位。帝武丁想要復興殷,但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輔佐人才,於是三年不說話,所有政事都由冢宰決定,以此觀察國風。後來,武丁夜裡做夢夢到一個叫說的聖人,就根據自己的夢到群臣百吏中去尋找,結果都不是,於是就讓人到民間去找,結果找到了做版築奴隸的說,正是他做夢夢到的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

古人比較相信夢,認為夢可以預見未來,預測吉凶,或者是代表著某種徵兆,是上天的指示,於是夢就有了特定的涵義,由此形成的夢文化在民間傳說中影響力很大,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後流傳有《周公解夢》一書,專門用來解釋夢想。明代的《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文王夜夢飛熊兆》中,文王“夢見東南有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望帳中撲來。”……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的傅說於版築之間。今主公夢虎生雙翼者,乃熊也。”文王依憑白額的指示去探尋姜太公,帶有明顯的傳說性質和宿命論色彩。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姜太公垂釣的迥異釣魚是姜太公早年坎坷經歷的一部分,對不得志、懷才不遇的姜太公來說是謀生的手段,在後來人們不斷的加工改造中則逐漸賦予了眾多的不同的內涵。它是一種謀略,是吸引人注意,尤其是西伯侯的注意的手段,姜太公也由最初的漁夫形象,變成一個超凡脫俗,悠然的世外高人。它是一種調查方式,還有記載說他在渭水邊釣魚是為了考察君王是否賢明“太公望,東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無其主,聞文王賢,故釣於渭以觀之。”

它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姜太公釣魚有個獨特之處,就是他釣魚不用餌,並且是直鉤釣魚。《符子》中記載姜太公“不餌而釣”,所以五十六了,一條魚也不曾釣到。魯連子聽說後過來,看到姜太公在那兒不用餌釣魚,卻釣的很投入,並且樂在其中,從所處的石頭看,已經是資深釣客了,於是就問他:釣就是為了魚,釣不上來魚釣什麼?姜太公回答他,人家康王父釣魚在巨海里釣了五百年都沒釣著一條,我這算不得什麼。對姜太公這種釣魚方式,民間流傳的傳說越來越離奇,到了明代的話本小說裡,則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他不僅不用餌釣鉤還離水面有三尺高,並且說願意的上鉤來,《武王伐紂平話》卷中:“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鉤]來!’”

姜太公釣魚難道真的是願者上鉤?

結果當然魚是釣不到了,他的目的是釣王侯,《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候。”這也是他的另一個神奇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