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裝配式建築上升為國家戰略,PC模具產業將何去何從?

當前,建築領域正在進行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建築工業化、住宅產業化。而方興未艾的“裝配式建築”,正是實現建築業產業化、住宅產業化的有效途徑。

如今,推廣裝配式建築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併成為國家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重要手段,以及推動建築業向產業化、標準化、精細化和新型節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我們知道,裝配式建築具有質量好、裝配率高、抗震性能強、省時省工、節能環保等特點,但這都需要以整個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為支撐。其中,PC構件產業處於產業鏈的中端,而且是最能生動體現新舊建築方式差別的地方。

當前,建築現場木模現澆的傳統模式已不能滿足裝配式住宅對PC構件製作、運輸、起吊、安裝等方面的要求。近年來,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取得蓬勃發展。住建部以及各地建設主管部門也紛紛出臺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相關配套措施,各類建築構件正在由現場現澆向工廠化生產製作轉換,由傳統木模向PC構件模具轉換。

作為裝配式建築的三大結構體系之一,PC構件是以構件加工單位工廠化製作而成的成品混凝土構件。經施工現場裝配、連接並結合部分現澆而形成混凝土結構。推進PC構件產業化是替代建築現場木模現澆、實現住宅產業化的重要途徑,

PC構件產業化最明顯的優勢及特點是建築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施工時間大幅度縮短,而施工效率顯著提升。而混凝土是塑性材料,澆注成型必須藉助PC模具來完成。故而,PC模具產業,位於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的最前端,是生產PC構件最基礎的要素。可以說,PC構件的精度、質量直接取決於PC模具的精度和質量。

PC模具包括底模、側模、端模及窗模等重要組成部件,它將窗框、裝飾牆磚及各類接駁器等配件全部定位於模具中並澆注混凝土。這對建築形式的創新改革而言,無疑是一種質的飛躍。

產業觀察:裝配式建築上升為國家戰略,PC模具產業將何去何從?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現實是,由於PC預製構件的柱、梁、內外牆、疊合板等,體積及重量往往都很大,所以,PC模具產品也必須與PC構件體積相當。但是PC模具產品一旦變大,也會帶來變形等難題,對技術的要求也會更高。而且,PC模具基本上都為鋼模,產品在使用時需要大面積接觸混凝土料漿,因此,水的腐蝕性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目前建築領域的很多技術標準並不相同,PC構件及PC模具的標準同樣是琳琅滿目、參差不齊。所以,尚未模數化的行業現狀也給PC構件和PC模具的生產製造平添了諸多不便和困難,同時也會降低PC模具的通用性,並帶來大量的浪費。

但我們也應該樂觀地看到,PC模具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正是因為產業發展尚不健全,未來的發展空間才更為廣闊。而且,當前,國家及地方出臺的很多政策正在形成倒逼式的正能量,推動PC模具產業的創新和變革。很多PC模具生產企業也正在高昂的態勢大膽創新、大膽改革,為行業的進步進行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我們還是以實例來說話吧。實際上,澤通模具就是PC模具行業的典型代表。澤通模具雖然2016年才成立,但其在節約PC模具成本、提高PC構件生產效率和質量、延長PC模具產品使用壽命等取得了諸多成就,被稱為“PC模具行業裡的黑馬”。澤通模具從產品設計、激光下料,到裝配、焊接、預拼裝,再到檢驗、出廠等,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追求高質高效。產品的承載力、強度、剛度、通用性、整體穩固性等性能非常突出,在構件生產時能承受澆築混凝土的強大的壓力及工作荷載,能有效防止產品變形、鼓腹,避免構件尺寸超差。而且裝拆方便,可較好地滿足預製構件質量、生產工藝和週轉次數等要求。

瞻望未來,標準化、通用性、輕量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PC模具的發展的總體趨勢。尤其是實現PC模具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對解放人力、充分發揮機器控制所帶來的高精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PC模具從實現批量生產再到自動智能生產,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也必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目標。(作者:穆舉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