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前幾天大學室友來杭州培訓,同學們剛好組了個飯局。4個室友到齊,都是孩子他媽了,孩子基本都是學齡前兒童。大家開始嗨聊起來,雖然畢業之後各忙各的,但是聊起來還是沒有什麼疏離感。說著說著,話題又回到了孩子身上。

  • 葉子和我們抱怨說,“我家兒子總體還算聽話,但是有一點讓我很頭疼,在玩遊戲之前我們約定好只能玩15分鐘,他當時也表示同意,當時答應得好好的,但是時間到了,總是不能自覺地放下ipad,磨磨蹭蹭,我就只能強制他關掉,為此總是要吵架,他也為此和我鬧情緒。”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 珊珊馬上附和:“是的呢,我家孩子也是磨磨蹭蹭的,我和她爸爸還為此列了個計劃,寫好了每天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說好的,我們還設定了獎勵,都是沒用,到了時間讓她認字,都說不好,和她說得不到獎勵了哦,她反而還要哭~”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聽了這些抱怨,我突然想起來之前我的一些錯誤做法,給把女兒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之前我也是學了一些育兒方式,想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也是設定了每天的計劃表,做到了有獎勵,有每天達成目標換一個藍色小花,5個藍色小花換一個紅色小花。我把所有平時她最不願意做,還有做不好的事情都設成了要完成的目標。剛計劃表開始的時候,女兒也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實施起來也是各種反抗,但是我就用她之前答應的“諾言”來逼迫她,幾次之後,溝通很不順暢,女兒鬧情緒,我自己也感覺非常累,畢竟每天下班回來還要監督這些,老母親也表示心累。所以沒多久就放棄了計劃。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後來偶然的機會,同事給我推薦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我突然明白了,我們家長一直逼迫孩子要“信守諾言”,做不到還要嚴厲指責,其實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諾言並不是孩子自己願意和承諾的,比如葉子說的玩遊戲15分鐘的承諾,因為是媽媽說,如果你不答應玩15分鐘,那你就沒得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能答應這個“諾言”,把這個諾言當做權宜之計,能玩多久是多久,所以這樣的諾言,在兌現的時候肯定是大打折扣的,甚至失效。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還有一點就是,在孩子沒有按照諾言做的時候,家長往往就會嚴厲指責,給孩子扣上“言而無信”“不講信用”的帽子,上升到一個高度。這樣的言語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守諾言的人,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產生更深遠的問題。其實在這個事件中,家長才是諾言的締造者,用做不到否則不能這樣的語言來逼迫孩子去許下這個諾言。

說了家長的問題,還有一點也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其實是想做到的,但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情況估計不足,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也會出現不守諾言的情況,孩子的本心是好的。

那麼怎麼解決孩子“不守諾言,不守信用”的問題呢?

01.從不要讓孩子輕易許諾開始

後來我調整了方案,計劃還是要做的,這個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開始,但是我們會和孩子一起去做這個計劃,幫助孩子清楚自己的情況,比如我會和女兒說,這周你要完成的計劃,有哪幾樣,讓她自己選擇一些她願意做的,計劃裡面不僅有學習還有遊戲,畫畫玩樂高之類,她容易達到的選項,先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比如像葉子說的,玩遊戲的問題,對於先做作業還是先玩遊戲,遊戲玩多久的問題,可以事先和孩子有個溝通,做個簡單可行的計劃。給孩子一定的參與權,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告訴孩子,人不要輕易許諾,要根據自己的情況。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02.孩子在沒信守諾言的情況下,不能馬上開始指責孩子

用比較嚴厲的語氣甚至是有些惡意(在孩子聽起來是惡意)語言,無形中會傷害孩子。有些懂事早一點的孩子,會為了獎勵或誇獎,說要好好學習,或者是自己獨立睡覺之類的,當時孩子是有心想做的,但是結果可能不盡人意,要耐心告訴孩子。諾言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真實現不了,也不要執著,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孩子不會對諾言產生壓力,從而保持輕鬆愉悅的學習態度。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03.家長做好榜樣作用,給孩子一個良好環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古話說:身教大於言傳,你和孩子說了百遍大道理,不如你做一次示範給她。所以在平時家庭生活中,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要坦誠對待孩子,說真話實話。有時候家長說了獎勵,或者什麼大話,孩子都會記在心上。有一次很好玩的事情,孩子的奶奶為了鼓勵我女兒去學習,就說奶奶明天給你個大寶貝,其實大人當時並沒有多想,但是等時間到了,我女兒就問奶奶去要大寶貝了,但是奶奶還沒想好,只是當時情急之下說的話,所以不要對孩子輕易下承諾,說了也必須要做到。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尤其重要的。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中國教育一向來都很注重“一諾千金”的傳統美德,但是這個只是代表了當事人當時的意願,可能隨著時間環境變化,都會有改變。如果當事人在途中改變了主意,或者是變更好或更差,也是值得被尊重和允許的。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小歡喜}引起了不少反響,裡面講述了很多關於親子溝通,家庭環境等等問題,大結局有個情節大家肯定印象深刻,英子的爸爸媽媽拿著結婚證在考場外。結婚是不是一種諾言呢,雙方在宣誓臺上宣誓要攜手一生,但是英子的父母剛開始卻選擇了離異,最終又選擇了復婚,這麼大的諾言都可以改變,何況是我們孩子的一個諾言呢。

一直教育孩子信守“諾言”,但這個結局卻在《小歡喜》上演

諾言不應該用來道德綁架人,但是並不表示我們不珍惜信用,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不守信用的人終將被別人唾棄。但是在孩童時期,家長還是應該適當給孩子一點寬容,多點耐心,讓孩子正確認識"諾言和信用",引導孩子慢慢去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