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一週賺超15%!如何慧眼識基?

據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主動偏股基金近一週漲超10%的就有91只,其中長城久嘉創新成長混合以周淨值上漲15.04%居首。

看到這些基金出色的業績表現,許多人想購買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卻又因為害怕選錯基金而遲遲不敢下手。

在此,給大家詳細介紹主動偏股基金的挑選方法。

購買基金時,大家可以考慮從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過往業績這3大維度出發,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看基金公司

想選擇一隻好主動偏股基金,可以先看看這隻基金的公司“背景”,重點需要關注基金公司以下方面。

(1)人員配置:

基金投資並不是基金經理一個人的“孤軍奮戰”。一家好的基金公司可以吸引優秀的人才,也有精力和實力去建立比較完善的投研團隊和產品線。

可關注公司是否有卓越的股票投研團隊夠輔助基金經理進行深度分析、審慎決策並把控股市風險。

最高一週賺超15%!如何慧眼識基?

另外,如果一家公司人員變動過多,尤其是高層變動過多,那麼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就會波及該基金的業績表現。

(2)業界評價:

在投資時可多關注業界對基金公司的評價,如中國證券報評出的基金金牛公司、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等,都是相當客觀並具有權威性的。

結論:人員穩定、股票管理能力強、業內口碑好的基金公司往往更容易培育出主動偏股基金中的“優等生”。

看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作為基金的最終掌管人,要對該基金的每一筆投資負責,因此基金經理直接決定了基金業績的好壞。重點需要關注基金經理以下數據。

(1)從業年限:

看基金經理的從業經驗,一般來說,經歷過完整牛熊市場(約3~5年一個週期)的基金經理在面對股市波動時更能隨機應變,心態也相對更好。

隨著投資時間、經驗的積累,基金經理各方面能力往往都有機會變得更強。因此可考慮選擇從業年限更長的基金經理。

(2)跳槽頻次:

看之前跳槽是否太多,因為如果你選中了一隻基,而基金經理跳槽了,那麼必然面臨更換基金經理的問題。此時你買的基金就已經“物是人非”了,必然會影響未來這隻基金的業績表現。

(3)投資風格:

首先看他在操作上有沒有偏好,比如偏好成長股、價值股等;再看他操作風格有沒有偏好,比如他是喜歡集中還是分散;其次看他的行業倉位的變動上,是喜歡做精選個股還是做擇時;最後結合他本身的個人經歷,看是不是能把這方面的優勢發揚和保持,這是比較關鍵的。

如果基金經理的風格一直在變換,很可能說明他自己的投資理念不夠成熟,不建議進行選擇。

結論:從業經驗5年以上、跳槽少、風格穩定的基金經理更靠譜。

看過往業績

基金的過往業績表現,雖不能代表未來,但可以體現過去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需要關注基金以下業績指標:

(1)歷史收益率:

可通過查看基金過往的收益率走勢與大盤指數或業績基準進行對比,這樣可以縱向看這隻基金成立以來完整的業績相對錶現。選擇長期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因為這說明基金過去給投資者帶來的超額收益情況。

(2)各區間業績排名:

可通過看同類業績排名來橫向比較一隻基金的過往表現,應關注基金多區間的業績排名情況。比如近3個月、近6月、近1年、近2年的同類排名情況,儘量選擇各區間排名在前1/3的基金。

(3)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就好比買基金的“性價比”指標,用來判斷基金的收益風險比。在相同風險前提下,我們都希望基金帶來更高的回報;或在相同收益的前提下,所承受的風險最小。簡單來說,就是夏普比率越高,基金的收益風險比越高,越值得購買。

(4)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是一項重要的風險指標,表示在一段時期內基金淨值下降到最低值時所產生的淨值回落的最大幅度,即客戶在這段持有期間可能遭遇的最大損失。

需要注意的是,最大回撤率大並不代表基金在未來的反彈中所產生的業績報酬就越高。最大回撤率代表過往風險,在相同條件下,最大回撤率小的基金相對更值得關注。

結論:在看基金過往業績時,要以長期來看、各個階段來綜合評判一隻基金的表現,因為基金本身就適合長期持有,切忌“追漲殺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