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王公贵族分为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清朝的王公贵族其实就是指的那些有爵位的人,不管是满族八旗、蒙古八旗还是汉八旗,要想在清朝混个爵位首先就是要是在旗的旗人,哪怕是汉人也要是在旗,才有可能成为王公贵族。

这些人王公贵族其实可以分为“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两大集团。

满清八旗王公贵族分为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沙场征战

宗室贵族指的是皇族的后代传承,是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他和他的兄弟的子孙后代,这些人称为“宗室贵族”。

努尔哈赤当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又带领众人征服朝鲜,统一漠南并多次进入关内掠夺,和明军交战时屡败明军,形成了和明朝政府分庭抗争的态势,后来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为满族。

在此过程当中,努尔哈赤的弟兄子侄大多都皮甲上阵,率兵厮杀在最前线,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

例如努尔哈赤的二弟穆尔哈齐随努尔哈赤抵御了巴尔达五城联军的围攻,他带人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以少胜多,大败敌军。

努尔哈赤的三弟舒尔哈齐也很早就皮甲上阵,追随兄长四处杀敌,共同创立的后金国。

努尔哈赤的儿子褚英、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阿巴泰、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舒尔哈齐儿子阿敏、济尔哈朗,皇太极长子豪格,褚英长子杜度,代善儿子岳托、硕托、萨哈廉、瓦克达,玛占等人,都是久经沙场,屡立战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如《清史稿》中所说:“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系诸王是庸。”

努尔哈赤时期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大贝勒,史称“四大贝勒”,同时也是和硕贝勒,封阿济格、多铎为和硕贝勒,授其余子侄为贝勒、台吉。

皇太极即位后,根据军功将定宗室世爵为九等,一等和硕亲王,二等多罗郡王,三等多罗贝勒,四等固山贝子,五等镇国公,六等辅国公,七等镇国将军,八等辅国将军,九等奉国将军

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岳托为和硕成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萨哈廉追封和硕颖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尔泰为多罗铙余贝勒。后来皇太极又陆续进行了分封和晋爵,这样就形成了清朝强大的王公贵族中的“宗室贵族”集团。

满清八旗王公贵族分为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异姓贵族指的是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分封的开国元勋、功臣和一些皇亲国戚,这些人被统称为“异姓贵族”。

首先是开国元勋,清初“五大臣”和武勋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五大臣”是指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武勋王是扬古利,额亦都和安费扬古都曾经参加过太祖以遗甲十三副起兵的图伦之战,其子弟亦继承父志,领兵厮杀,继续建立功勋。还有劳萨、冷格里等一大批满洲勇士,也是转战各地,破敌克城,威名远扬。

他们都是很早随从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的开国元勋。

其次是一些有功之臣,主要是早期带领自己的部族前来归顺的蒙古部落首领,如漠南蒙古喀尔喀五部之巴约特部古尔布什台吉、科尔沁部之兀鲁特部贝勒明安、巴约特部台吉恩格德尔等,这些蒙古部落首领很早就随从努尔哈赤征战,为清朝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就是早期归顺的汉人汉臣,尤其是明抚顺游击李永芳,不但最早归顺,而且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

这些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将领功勋卓著,因此也被分封了爵职。额亦都被封为弘毅公、费英东被封为直义公、扬古利被封为超品一等公、何和礼之子和硕图被封为三等公、额亦都之子图尔格被封为三等公、蒙古勇将武讷格被封为三等公,其余的人也被封为昂邦章京(后之子爵)、梅勒章京(男)等爵职。

就是新形成清朝王公贵族的另一大贵族集团异姓贵族。

八旗王公贵族是以亲王、郡王、贝勒为核心的宗室贵族为核心,异姓贵族分任重要职务的统治集团。

除了这些早期分封的功勋贵族,清军入关以后,对于有功的宗室功臣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和进爵。

多尔衮曾明确讲道:“当此创业垂统之时”,“往定中原”,其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当“同心协力,以图进取”。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明确指出:“诸史列传载,从龙征伐,虽不乏懿亲,亦从无多至四五十人,并奋起鹰扬,铭勋竹帛,共震万世之鸿基者。”有功就得论赏,殊勋更应格外优遇,顺治元年十月福临登极恩诏第一条,就是优待宗室贵族,它规定:“亲王佐命开国,济世安民,有大勋劳者,宜加殊礼,以笃亲贤。”这些统军征战建国创业的宗室王爷勋贵,被称为“开国诸王”或“军功勋旧诸王”。

其余的皇子王孙,因为江山已经皮平定,战争的减少,少了一些军功,但是因为祖上的荫庇,被封为亲王、郡王的,这些靠着祖上的爵位加封的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当然后世还有因为平三藩、平定西藏及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平准、定回、二征金川、驱逐廓尔喀等战争中功勋卓著的人封授不同的爵位。

满清八旗王公贵族分为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八旗王公贵族袭封爵位,担任要职,统军议政,是清帝主持之下执掌军国大权的最高统治集团。这个集团内部的也是派系林立,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影响。

如顺治时期的多尔衮摄政期间,多尔衮派系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多尔衮死后则有的被清算,有的沦为底层;康熙时期的“四辅政大臣” 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后来鳌拜专权,鳌拜成为最有权势的贵族。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开始逐渐削弱宗室王公影响,但是八旗勋旧和新封贵族因为是皇帝治国理政,统军征战的主要人选。内阁首席大学士、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还是主要由八旗贵族担任,出征主帅、驻防将军、领侍卫内大臣,各部尚书、总督、巡抚也大多是八旗贵族担任,所以八旗王公贵族的权利还是非常的大的。

虽然八旗王公贵族在清前期的军事、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为人数众多,这些八旗王公贵族,有俸禄可拿、有爵职世袭、有官可当,而且还有庄园、有包衣奴才,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也逐渐的腐蚀了一些人,这些目光短浅的庸俗之辈,有人醉生梦死,安于享乐,腐朽堕落;有人争权夺利,玩弄权术,互相倾轧;有人揽权纳贿,侵吞国帑,鱼肉小民,横行不法,贪酷骄横,臭名远扬。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清王朝也逐渐变得腐朽不堪,农民起义和反抗运动越来越高涨,太平天国、义和团、天地会等组织此起彼伏,一次次的冲击着清王朝的政治基石。

最后清朝的八旗王公贵族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成为了历史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