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屬於傳統手工技藝,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樓營建技藝巧妙地採用了山區的地勢和當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築材料,非常節約、異常堅固、防禦性強,又極富美感。

永定客家土樓的建造工程,一般要經過擇址、設計、籌備和施工四個階段。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齊心協力》 攝影/吳彬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高牆夯歌》 攝影/蘇朝陽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築夢家園》 攝影/張煒

閩西客家元宵節慶

元宵節是閩西一年中各種民間文藝活動最集中、最多彩的一個節日,元宵節慶主要流傳於閩西的連城縣、永定區、長汀縣、武平縣和上杭縣五個客家聚居地,活動形式非常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連城姑田遊大龍、連城羅坊走古事、連城芷溪花燈、永定撫市花燈故事、連城新泉燒炮等等。

2008年,閩西客家元宵節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連城姑田遊大龍

連城姑田遊大龍,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舉行,據傳起源於明朝。姑田大龍的製作複雜,包括準備龍板、筋骨、扎制龍頭、龍尾等十幾道工序。游龍的程序也繁多,從正月十五游龍至正月十六“燒龍”結束。

“遊大龍”長達720餘節,長逾千米,號稱“天下第一龍”。2008 年,姑田遊大龍作為“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的子項目,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元宵節,姑田大龍以791.5 米長度,打破了臺灣在 2011年創造的204.53 米最長紀錄,被列入最長遊行花車吉尼斯世界紀錄。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小心翼翼》 攝影/吳彬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世界最長龍》 攝影/嚴宏霞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