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互联网在近几年一直是个热词,也一点点的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互联网的存在,从每天早晨一睁眼,打开手机看时间开始,到晚上听着软件里搜索到的动听音乐入睡,生活、工作、休闲,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互联网技术的参与。

那么,在互联网技术相当成熟的当下,创业者又会有哪些机遇呢?

1

互联网的三个阶段

1.网络化阶段

连接产生了巨大网络效应,颠覆了行业的边界和运行规则。

2.数字化阶段

各种数据积累在网络空间,通过把数据变成信息,可以带来精准预测,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3.智能化阶段

通过挖掘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并赋予给人和机器,从而提升个性化和满意度。

网络空间数据的90%都是近2年产生的,成为跨界和颠覆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

各种社交设备(实时数据、机器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各种社交平台(UGC数据、分享数据、碎片化数据)的数据体量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1024GB=1TB;1024TB=1PB;1024PB=1EB;1024 EB=1ZB;1024ZB=1YB。

2

大数据的应用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tics):即根据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可以实现现象的准确描述。总结现象背后的规律。

“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能够根据历史性数据,在数据中发现规律、形成洞察,就能够预测“异常”现象,从而解决棘手的管理问题。

“指导性分析”(Prescriptive Analytics):因为对于很多决策者来说,相对于描述过去的事实和预测可能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多变、不确定、动荡的当下作出正确的决策。如APEC会议期间北京上空惊现“APEC蓝”其实也是大数据的功劳。

3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1.“互联网+”正在重构一切。当代企业竞争主要是价值链和品牌的竞争,支撑价值链和品牌竞争的主要是研发和市场体系,研发和市场体系都会被重构。

2.“互联网+”如果用一句话归结,那就是:互联网将会找到一切拥有不该属于该产业模式的高额利润,并把他们拉平。

3.信息不对称,超高的品牌附加值,都是互联网颠覆的目标。

4.信息优势在转移:信息优势转移到消费者这方,产生了反向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厂商没有低成本的大数据分析手段,将失去竞争优势。

5.传统的“五力模型”也将会让位“新五力模型”。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4

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

1.渠道的互联网化:电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全渠道电商。就是利用所有的销售渠道,将消费者在各种不同渠道的购物体验无缝联结,最大化消费过程的愉悦性。

2.供应链的互联网化: 由于供应链天然的社会化协作属性,今天这种供应链形态正面临着如何"互联网化"的巨大挑战。也将意味着一种全新高度上的一种分工与协作社会化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3.经营逻辑的互联网化:只有完成了整个经营逻辑的互联化,才可能真正做到转型成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圈人、直销、社交,要从刚需入手,砍掉中间环节,让利消费者,生成个性化价值。用高性价比的形成圈子:人群就是渠道,产品和服务就是传播,积累的数据就是成长的空间。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4.组织结构互联网化:员工自主经营,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主体是员工,企业要变革经营组织,建立员工自主经营体,直接经营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创客机制、小微团队,内部创业等成为传统企业设立最多的内部机制。

5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不依赖于资源消耗,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类的智力成果。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状况是:产能过剩,精品缺乏。

文化产品很多是小众爱好,拓展营销成为关键。互联网的出现,让分散的客户可以“人多势众”,成为了王。互联网连接了分散的、独特的消费族群。

文化与科技、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要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

6

文化衍生品行业

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衍生品新兴业态也正呼之欲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上的消费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育空间, 消费的需求已从生存性向发展性升级。

顺应当前网络环境,星梦吧率先研发出一站式明星艺人社交APP。这是一个“用户特长才艺展示,平台用户信息直通”的共享模式平台。它针对当前社会娱乐行业痛点及用户需求完美策划一站式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构建覆盖普通用户、草根艺人、明星大腕、企业商家、娱乐机构以及投资者的文化产业生态链,是一个具有当代优秀互联网平台需要具备的大数据、大用户、大范围等特性的大平台。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机遇

文化与科技、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要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