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孫思邈中醫堂: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里”

村級孫思邈中醫堂: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里”

村級孫思邈中醫堂: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里”

?患者田紀樓(右)在景豐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扎平衡針

村级孙思邈中医堂: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小患者(中)正在文家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做貼敷

村级孙思邈中医堂: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魚池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村醫師宏一(左)和老父親(右)為患者會診

本報記者 張芳

早春的銅川,乍暖還寒。在景豐村衛生室裡的中醫堂飄出了屢屢灸香。集中醫門診、針灸按摩、康復理療為一體的中醫特色診療區域,古色古韻、典雅大方的中醫藥特色文化讓人眼前一亮,走進銅川市村級孫思邈中醫堂,三三兩兩的病患交流著病情,暢談著治療心得,大廳中一片祥和。

為推進全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作,築牢中醫藥服務網底,不斷提升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中醫診療服務。2019年,銅川市在完成鄉鎮級以上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的基礎上,啟動了村級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試點建設工作,並完成了20個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試點建設。2020年,結合各區縣摸底調研情況,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原則,計劃建成40個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日前已完成了80%且投入使用,為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特色中醫中藥服務打通求醫“最後一公里”。

“最近天氣變化大,來看病的人逐漸增多,我要趕在大家來之前打掃好。”每天早晨,景豐村衛生室村醫王海玲都會早早起床,來到村衛生室,手腳利落地開始打掃診療室等房間。去年3月底,景豐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建成。4月15日,王海玲在市中醫藥發展中心的支持下前往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為期一週的學習。5月份,該中醫堂便投入使用至今,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75歲退休返鄉村民田紀樓一家三口都在景豐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得到受益。2019年8月,田紀樓的老伴常年內風溼、腳痛、失眠,通過扎針得到了有效緩解。在西安上班的兒子看到家人的治療效果後,也來到中醫堂進行調理,沒想到整個人的氣色有了很大的改善。2020年3月15日,田紀樓感到腿部有些不適,便找到了王海玲。王海玲連著5天到家中為其扎針,病情得到緩解後,他自己便每隔2天來村孫思邈中醫堂扎針。“我這腿是老毛病了,治了多年都不見好,沒想到這次竟然有效果,平衡針還真不賴。也緩解了我便秘的老毛病。”田紀樓高興地說。

“以前看病要去耀州區,現在方便多了不用跑那麼遠,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好了。以後家裡人有個頭疼腦就來這裡看。”田紀樓告訴記者說。中醫對慢性病的治療效果就是好,農村中大量上了年紀的人都是慢性病,他提議應該在農村大力推廣中醫藥文化。

早年學西醫的王海玲其實一直都很喜歡中醫,她平時給病人抓藥都會盡量使用中成藥,因為她覺得中成藥安全、副作用小。此後,她便通過參加培訓、蒐集網絡視頻教學、閱讀有關中醫的書籍,不斷提高自身本領。“剛開始學習扎腹針,我先從家裡人入手,看到有了明顯的效果後,才在患者中間進行推廣。現在我們主打的特色就是腹針、平衡針,其他的項目例如貼敷、艾灸、拔罐等,只要病人有需求我也會全力以赴。”王海玲說。通過提供安全、便捷、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提高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最近孩子一直嘔吐,在這裡進行貼敷後回去馬上就見效了。我家孩子從小就在這裡看病,這個貼敷對孩子沒有什麼副作用,效果還好。孩子也很樂意來這裡看病。這要是在平時人多得很,省內外各地的患者都會來這裡看病。”4月2日,新區文家村村民文永強說。中醫貼敷技術是一項中醫適宜技術,該項技術在銅川市開展以來,獲得很多基層診所和患者及家人的關注。

記者在文家村衛生室門診前,發現患者排起了長隊,正在焦急地等待著接受中醫診療,疫情期間為了避免患者扎堆的現象,便進行了發號、預約機制。其中一位抱著小孩的家長說:“孩子輸液打針老哭,有的時候一針還扎不到,我們心疼小孩,就過來貼一貼試試。”

中醫診室內,主治醫生李高朋更是忙碌不已。“確實忙,我忘了今天這是第幾位患者了。按照以往的情況,一天下來門診會有200多人。”李高朋邊嫻熟地為患者進行查看病情,邊向記者說道。1993年,李高朋畢業於陝西省衛生學校,在市級醫院臨床學習3年,2014年8月參加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春播行動”中醫藥貼敷技術培訓,並熟練掌握中醫適宜技術,擅長兒科感冒、咳嗽,內科腹瀉、呼吸道感染,婦科痛經、盆腔炎等。

李高朋的中醫技術遠近聞名,吸引了來自山西、河南、榆林等地的患者。在不大的診室內,牆壁上掛滿了鮮紅的錦旗。好運總是眷顧努力的人,2020年文家村衛生室被選中要建設村級孫思邈中醫堂。“當得知這個消息,我特別開心,就想把這個貼敷乃至中醫在百姓中推廣開來,造福更多的患者。”李高朋告訴記者。近年來文家村衛生室以打造中醫藥特色診療科室為目標,建成了集中醫科、針灸科、康復理療中心為一體的中醫全科,積極發展貼敷等特色項目,受到了百姓的歡迎,藉此機會他們還想繼續加把勁發展中醫特色服務。

魚池村衛生室:中藥飲片受關注

昔日“門前冷落車馬稀”,而今門庭若市。魚池村衛生室孫思邈中醫堂剛剛開辦,來診療的人絡繹不絕,如今,這裡已成為群眾信任的“首選醫院”。走進診療室,室內擺放著兩張桌子,瞭解後才知道原來是村醫師宏一和父親在共同為村民治病。1964年,師宏一的父親便開始行醫,當時運用的最多的就是中藥飲片。直至2016年開始流行西醫,中藥飲片便被擱置。今年,在市中醫藥發展中心幫助下,魚池村衛生室華麗轉變成了孫思邈中醫堂。

“我小時候生病吃的就是中藥飲片,後來一直是西藥,再到現在開始運用中醫療法,感覺還是中醫好。”魚池村村民師玲帕說。4月1日,平時就患有高血壓的師玲帕突然感覺腰疼,便來到村孫思邈中醫堂治療。村醫師宏一給她進行了拔罐、針灸以及按摩,最後還進行了足療,運用活血的中藥進行燻蒸。短短的時間,開展的中醫診療項目就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尤其是中藥飲片備受群眾關注。

現在患腰椎、頸椎的人比較多,農村慢性病、風寒感冒、腸胃疾病等病種也比較多,很多患者時長會感到無助。運用好中醫飲片,便會給患者帶來更多的好處,但師宏一知道,要想發揮好中藥的作用,改變群眾的思想勢在必行。從去年開始,只要有患者前來看病他便會給大家推薦中醫療法。有時在微信中的衛生群裡,他也會發送一些有關中醫藥的知識,希望能一點一滴慢慢地改變患者的觀念。“我想全面發展中醫理療,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實惠。重點發展我們的特色中藥飲片、中藥顆粒等。”談到今後的發展,師宏一笑著說。

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網底,也是農村三級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網絡的基層組織與基地,是農村居民利用中醫藥服務的前沿陣地。村級孫思邈中醫堂作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重要內容之一,增強中醫藥服務內涵,使傳統的中醫針灸、推拿、火罐、貼敷等中醫藥特色診療服務逐漸迴歸到基層。“不斷在村級衛生室設置孫思邈中醫堂,配備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中醫從業人員,每年讓他們參加區縣組織的中醫藥培訓。旨在提高他們的技術,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中醫中藥服務,真正打通百姓求醫‘最後一公里’。”市中醫藥發展中心中醫藥科科長楊曉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