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芬兰堡玩具博物馆建于1985年,由一名叫Piippa的艺术家所创,收藏了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芬兰儿童所玩过的数千件古董玩具。这其中,最早的一批古董玩具购于1960年底。

先说说选址,它在芬兰堡的东隅,比较偏僻,靠近海岸线,距大海仅有数十步之遥。这栋独立的民房也就是Piippa的自家宅子,一楼作为博物馆。房子立在一片杂乱的植物丛中,前庭是草坪,不远处支着掏空面部供游人拍照的卡通板。我第一眼见到的,是那种天气很差的海边景象,显得荒芜和寂寥。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博物馆就是一栋小房子,所以规模非常小。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天博物馆本身也没什么人气,我甚至以为博物馆没开放。

进门后在玻璃柜台买票,也是卖纪念品的橱柜,旁边开设了一小块咖啡区,挺温馨的。有非常详细的英文版说明本提供给游客,供在参观时对照。而在检票口处,站立着一只一人高的玩具大熊,在它身后的区域,能窥见几个大立柜,照射灯打上去,眼花缭乱满满的都是玩具。到这里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我们也挺期待能见到什么样的古董玩具。

在第一个展室区域简单转了转,虽然一看就有不少年头了,但许多很精致可爱的小玩意摆设和乖巧的洋娃娃,颇有小朋友过家家的感觉。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归类什么的也做得不错,能见到卓别林玩偶及画片、早期的米奇老鼠形象及相关周边产品。棋类等桌游尽量摆放在同一个柜子内,城堡、士兵、马车们等则陈列在一起。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显然,第一个区域看下来,主人并没有刻意将它们所有按照年代加以分类。至于究竟是按照什么分类,猜测应该是主观意愿吧。随后,左拐进入房屋的内部。一楼房间是全部打通的,一眼可以看到底,展柜靠墙分立。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接下来,仍然是一些令人身心愉悦的各式玩意儿,老式八音盒、玲珑的教室场景、小巧的茶饮机器,让人遥想那个年代已经有这么丰富多智的玩具可以玩真是无比幸福。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好景不长,走进另一个房间,这时候,橱窗里的洋娃娃们,开始渐渐多起来。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越到后面,气氛越发诡异,摆放的风格也有点放飞自我了。满坑满谷的玩具带来一股久远年代的邪恶气息,似乎都在角落注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我不由得想起了芒果台《明星大侦探》之“恐怖童谣”,“一个二个三个......”仿佛耳边传来了窃窃私语。妈呀,夜深人静之际,恐怕屋里很热闹吧。想到这里,汗毛直竖,拒绝继续按快门。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那一双双空洞无神的眼睛,无法直视太久,越看越不是可爱,而是毛骨悚然的感觉了。真难想象,如果是我一个人,如何有勇气进入这让人风中凌乱的博物馆呀。

好在,及时出现的卡通精灵姆明一家(Moomins)拯救了我的胡思乱想,一身正气的姆明和好朋友们给我壮胆,继续走到底把博物馆看完。这里收藏的姆明玩偶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间的。和米奇老鼠一样,当时的形象还未进化到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头部线条显得比较尖,不如现在的圆润和敦实。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在最后的区域,发现了宝贝——秀兰邓波儿的周边。秀兰邓波儿是那个年代红遍全球的超级童星。天真烂漫的甜美笑容的确让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些快乐时光。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总体来说,博物馆的陈列比较散乱无章,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童年回忆的共鸣。最后的最后,以一个漂亮的上世纪20年代的大型玩偶作为展览的收尾。她衣着华贵,手持茶壶,从品相和年代看,做工精良,应该价值不菲。

画风另类,“恐怖”娃娃们集中在一间屋内

相信博物馆本身无意营造恐怖氛围,但我却品出了无形的压迫感;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有机会你们自己去现场体验下,会不会也和我一样感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