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恆大的轉型之路:開啟新戰略,迎接“新恆大”

恆大依然是那個領跑者,在市場的不斷更迭中,在疫情突發的危局下,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都稱得上是最穩健的領跑者。

3月31日,恆大召開了2019年業績發佈會,讓外界看到了“兩個”恆大。

對於普羅大眾、吃瓜群眾來說,看到的是高增長、高利潤的房企龍頭恆大。

對於地產業內人士來說,看到的是一個“轉型決心”一直被低估的恆大。

“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在發佈會上,許家印語言鏗鏘,決心堅定。相信很快我們將看到一個“新恆大”

雙面恆大的轉型之路:開啟新戰略,迎接“新恆大”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任爾東南西北風,高增長巋然不動

恆大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2019年調控嚴厲的樓市,恆大依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進入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全國各行各業的節奏,對一直以“線下銷售”為命脈的房地產也來說,尤其如此。

2月,恆大率先轉舵“網上賣房”,當月業績447億行業居首,一季度則熱銷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

任爾東南西北風,恆大的高增長勢頭巋然不變。

在發佈會上,許家印表示,2020年恆大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

強大的銷售能力,給恆大的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手中有糧心有譜,控規模輕裝上陣

在中國企業界,許家印素以講政治和大膽著稱。

大膽的很多,能成事的很少。但是,許家印不同。在各家地主紛紛喊著“缺糧”的時刻,恆大卻表示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

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而“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恆大手中“糧草”一直很充足。龐大的土儲一直令同行豔羨,目前約2.93億平方米的土儲中,約70%在一、二線城市,而樓面價只有約1800元/平方米。即便按新戰略實行負增長,也足夠多年的開發,並提供客觀的利潤。

這一“轉型”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儲備,既能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還能大幅減少支出,為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不破樓蘭終不還,降負債決心堅定

在當前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降負債”將成房企發展主流,恆大率先邁出堅實一步。

力度之大、決心之大,可謂前所未有。

在發佈會上,許家印為恆大“降負債”定下了清晰的目標:從今年起有息負債每年下降1500億左右,到2022年下降至4500億以下,負債率達到行業中低水平。

雙面恆大的轉型之路:開啟新戰略,迎接“新恆大”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許家印在現場算了筆賬,“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充足的土地儲備及強大的銷售能力,為恆大快速降槓桿奠定了基礎。

在以“房住不炒”為基調的地產政策的持續轉向中,恆大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業績,依然清晰可判,確定可期。

隨著新戰略的深入推進,持續穩健的高質量發展依然會是恆大常態。三年後,我們將迎來一個怎樣的“新恆大”,一切都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