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要放假了,我問一個同事假期怎樣安排。她說,想帶孩子去泰國玩玩,因為孩子一直想看看泰國那些會按摩的大象。

我說:“真是個不錯的安排!你們三口一起去嗎?”

她說:“不是,我老公不去。他老爸身體不好,他得去床前盡孝。”

我沒說什麼,可心裡卻久久放不下這件事。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因我與這個同事關係特別親密,所以還是忍不住追發了一條微信給她,囑她從泰國回來後一定要帶孩子去陪孩子爺爺住幾天,

“這與其說是為老爺子好,還不如說是為你好、為孩子好!”

囑咐完了,又把今年早些時候我師弟尤立增發給我的一條微信截屏轉給了她。

師弟寫道:

“從小培養自己孩子的良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用一輩子,並且他還會及時糾正我行為的偏差——

乘坐電梯,他會伸手拉我一下,讓我站在靠右的位置;過路口,綠燈不亮,他絕對不讓我前行;公共場合,他絕對會提醒我不要抽菸;每到節假日,他總想著回老家看看爺爺,他說,爺爺雖然不認識我了,但是我認識爺爺……”

她收到微信後驚呼:“尤立增!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耶!嗯嗯,我一定好好向他學習!”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轉發師弟的這條微信了。

第一次,我將它轉發給了一位心理系教授,因為她正為年輕父母“孝敬兒子”遠遠超過“孝敬老子”而憂心忡忡。

第二次,我將它轉發給了家族裡的一個小妹,因為她以孩子讀初三、學業重為由,不讓孩子去探望住院的奶奶,由此引發夫妻大戰……

我是個懷有“通過文字揣想文字後面的那個人”的強烈的“職業好奇心”的人。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自打師弟發來這條微信,我一直在衝著文字後面那個素未謀面的男孩微笑。他多麼暖呀!因為爺爺患了阿爾茨海默症,認不出這個孫兒了,但孫兒卻說出了這樣的暖話:

“爺爺雖然不認識我了,但是我認識爺爺……”

我多麼願意這句話能出自我孫兒的口!我多麼願意這句話能出自全世界的孫兒的口!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老,打敗了多少英雄?

我目睹過我要強的姥姥的老,我也正目睹著我要強的媽媽的老。最近在李明哲老師的課堂上,看他帶孩子們分析《偷吃的老人》一文。

孩子們齊聲讀道:

“從苦日子過來的老人們都這樣啊,當年你奶奶也是一樣的。因為她們覺得老了,是吃閒飯的,擔心自己多吃兒女會心疼糧食,所以就一再強調自己不動彈、吃不多。她們不知道現在糧食不像以前那樣金貴啊!你越勸她多吃,她越是不吃。然後趁你不在家,再找點吃的……”

坐在“評課席”上的我,聽任淚水滾滾而出。我在心裡弱弱地說:

“我姥姥也曾偷吃啊!因自知到了沒臉吃飯的年紀,所以在人前每每裝出飯量小、沒胃口,待到家人散去,又扛不住餓,不光彩地偷吃……”

老人,活得多麼不舒心、不帶勁、不硬氣!

面對在人生的下坡路上苦熬苦掙的他們,難道,我們不應該拿出更多的憐恤與悲憫去竭力反哺嗎?

優德小達人分享| 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明天的自己

想起當年我二舅說書的經典段子《老來難》,其中有這樣的唱詞——

“老來難,老來難,勸人莫把老人嫌。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面前。

兒女們,都恨咱,說我邋遢不像前。老的這樣還不死,你還想活多少年。

腳又麻,腿又酸,行動坐臥真艱難。扶杖強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年老苦,說不完,仁人君子仔細參。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來難……”

愛今天“老來難”的老人,就是愛明天“老來難”的自己。

相信吧,只有孩子眼中有了祖輩的“老來難”,我們才可以指望日後他心中有父輩的“老來難”。

我願,你能像我的師弟尤立增那樣“高調炫富”;我願,你晚年的幸福在今天你孩子對待祖輩的美好儀態上就已顯露端倪……*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