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他因读懂领导的心思得到升迁,却又因得意忘形而被贬职

在人类社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才华横溢的才子,都希望能够得到快速的晋升。不过升职加薪这种事情,除非后台很硬,基本上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但是在宋朝,有一个人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小官,他却仿佛开挂了一般,一年之类就升到了宰相的位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千年前,他因读懂领导的心思得到升迁,却又因得意忘形而被贬职

这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宋琪,宋琪是幽州人士,因为石敬瑭为了谋取后唐的天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州就在这燕云十六州之内,所以宋琪就是契丹治理下的汉人。公元941年,契丹仿照汉制,在燕云地区开设贡举,才华横溢的宋琪高中进士。后来宋琪跟随幽州节度使赵延寿,并且担任他的幕僚。

公元947年,契丹因为跟后晋皇帝石重贵在燕云十六州的领土归属的问题,两国发生摩擦。最终契丹的实力更过于强悍,耶律德光率领契丹铁骑攻灭了汴梁城,灭亡了后晋政权,同时又改国号为辽。这个时候的宋琪就跟随赵延寿来到了中原地区。

不过因为契丹不能统治中原地区,最终率军北还。赵延寿跟随契丹军北归,不过他的儿子赵赞却留在了中原地区,并且拥立刘知远称帝,被刘知远封为河中节度使,宋琪此时就在赵赞的军中。再往后,中原时局动荡,后周代替了后汉,宋朝代替了后周。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宋琪一直呆在赵赞的身边担任幕僚。

一千年前,他因读懂领导的心思得到升迁,却又因得意忘形而被贬职

到了公元966年,宋琪就离开了赵赞,被召入朝中,授为左补阙、开封府推官。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赵光义,此时的宋琪就成了赵光义的手下,宋琪就跟赵光义搭上了关系。赵光义本来很欣赏宋琪,两人走得很近,但是宋琪偏偏跟赵光义的政敌赵普走得很近,这让赵光义很是恼火,找了个理由就把宋琪赶出了京城。

此后宋琪就一直在外流浪,被朝廷所遗忘。不过等赵光义当上朝廷之后,赵光义又想起自己这个以前的老部下,就又把宋琪召回了京城。公元983年赵普被罢相以后,宋琪与李昉一同升任宰相,皆授同平章事。要知道在公元982年,宋琪还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兵部员外郎,仅仅一年的时间宋琪就当上了宰相。

当上宰相的宋琪就要发挥他的作用了,赵光义是如何当上皇帝的,至今都是一个未解的谜题。赵光义要想给自己的帝位一个肯定,就必须要去泰山封禅,但自己不能明说,这种事情只能让担任宰相的宋琪来干了。公元984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上书,请皇帝到泰山封禅。

一千年前,他因读懂领导的心思得到升迁,却又因得意忘形而被贬职

随后,宋琪作为宰相,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到东上合门上书,请行封禅。赵光义不能立刻答应就表现得,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不能干,宋琪也很懂事,接连上表请求封禅,赵光义最终拗不过,只能假意同意,其实心中乐开了花。虽然封禅活动进行的不是很顺利,但事情毕竟是完成了,赵光义很高兴,宋琪也很高兴。

为皇帝解决了这么大的一块心病,宋琪自己也有点飘飘然了。仗着赵光义的宠幸,当上宰相的宋琪可以说是为所欲为,他既要财富,又干预赵光义的人事任命。宋琪看上了前宰相卢多逊的旧宅,就暗示别的官员向赵光义提这件事,后来赵光义想要任命担任简州军事推官的王浣为朝官,但宋琪认为王浣出身幕职官,按制度只能升为京官,拟授其为大理寺丞。不过宋琪毕竟是臣子,一切还是要皇帝说了算,最终王浣还是当上了朝官。

但这两件引起了赵光义极大的不满,反正宋琪封禅的事情已经完成了,那这个人就没有什么用了。在公元985年,赵光义就罢免了宋琪宰相的位置,并且逐渐疏远他。

一千年前,他因读懂领导的心思得到升迁,却又因得意忘形而被贬职

纵观宋琪的升迁之路,领导需要他的时候,就升迁得很快。但是领导一旦不需要他了,就立马从高位上跌落。所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真才实学,一味地巴结领导,这个人职场之路注定是走不远的,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