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敲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任务书”,将创新实施“2020”工程

一年之计春为早,扬鞭催马志在先。

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始终以“一马当先”姿态奋进一体化发展之路的马鞍山,再次吹响了乘势而进的“冲锋号”。日前,我市正式印发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工作计划,创新实施市级层面重点调度“2020”工程,加快推进197项重点事项。

逐梦奔跑,只争朝夕。去年以来,我市抢抓战略机遇,聚焦主攻方向,以“六个一体化”为引领,在一体化发展壮阔大潮中奋楫扬帆;新程已启,我市正击鼓扬鞭,奋勇争先,推动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劲笔书写不负机遇、不负时代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马鞍山答卷”。

创新实施“2020”工程 聚焦重点攻坚突破

要想把去年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擘画的“六个一体化”宏伟蓝图逐步变成美好现实,关键要攥指成拳、精准发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实施重点突破,确保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基于此,我市根据《马鞍山市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结合国家、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清单化、责任化各项工作,认真谋划、梳理、遴选出20个重点合作事项和20个重点合作项目,明确年度目标、分管市领导和责任单位,创新实施市级层面重点调度“2020工程”,并以此作为今年我市加快推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抓手”和“突破口”。

20个重点合作事项,涵盖规划对接、毗邻合作、产业协作、创新联动、园区合作、港口联运、友好市区合作、教育医疗合作、文化旅游合作、营商环境共建、干部交流、宣传合作等领域。内容包括编制宁马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强与南京市全方位对接合作,打造长三角最靓区域合作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与上海市长宁区开展全方位区域合作;对 标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城市,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努力打造长三角一流营商 环境;对接沪苏浙产业布局,优化我市区域产业定位,推进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协 同发展等。

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是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抓手。

20个重点合作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8个、合作园区(示范区)项目5个、产业项目3个及科技、环保、文旅、体育项目各1个,均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宁马城际铁路 (马鞍山段)将力争年内工程先行段开工建设;启动建设浦口—和县产业合作“伙伴园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推动花山互联网小镇与上海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合作,谋划共 建“上海市长宁区临空(马鞍山)经济园”,举办马鞍山长三角生态系列马拉松赛等。

推出重点事项清单 包含197项内容

年度“任务书”中,除了市级层面重点调度的“2020工程”外,我市还通过全面梳理 《马鞍山市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平台、重点改革创新举措310项工作内容,遴选出条件基本成熟、2020年能够推进的事项和能够开 工或完成大部分前期工作的项目,制定年度目标,明确责任单位,形成重点事项清单。

清单共分为综合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八大领域,包含197项内容。

其中,在综合规划方面,今年将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编制和马鞍山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成果编制;在产业发展方面,将推进传统制造业“智慧转型”、创建“安徽省 国际合作产业园”等;科技创新方面,将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征集凝练与长三角 重点科技合作项目10项以上,加快融入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将开展和县通用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建成投运宁和换乘中心;乡村振兴方面,将培育10个市级产业特色镇、建立江宁—濮塘文旅产业乡村振兴融合示范区工 作联席会议制度;生态环境方面,今年年底前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健全完善石臼湖区域 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公共服务方面,将推进与南京、合肥两市医疗卫生机构展开全方位合 作,积极引入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参与马鞍山市养老服务市场, 引进长三角优质教师资源,积极举办面向长三角区域大众体育赛事;其他方面包括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努力实现市民卡在医疗领域的互通并逐步拓展到长三角各城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