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 题/反对汉化成了“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爆发起义之导火索
  • 文/金色明月;一位热爱历史的,喜欢写点东西的小人物。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摘要:

北魏在北方边境地区设置的军镇体系是拓跋鲜卑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藩篱,在北魏北界防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北魏六镇起义直接导致了北魏政权的瓦解。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势力图)

军镇体系是一种以军事统治形式代替地方行政管理形式的制度,萌芽于三国时期,在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各割据政权普遍实施了军镇制度。北魏继承并逐渐完善了军镇制度,形成了以北方六镇为基础的北魏军镇防御体系。

北魏六镇

北魏在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开始沿着长城设置军镇,其中以北方六镇最为完善。

据学界考究,北魏六镇自西向东大致为沃野镇(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一带)、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一带)、武川镇(在今内蒙古武川一带)、抚冥镇(在今内蒙古四王子旗)、柔玄镇(在今内蒙古兴和县)、怀荒镇(在今河北省张北县)。

523年,怀荒镇民要求开仓赈灾,遭到守将于景的拒绝,镇民发生骚乱,于景被杀,这一事件成为了六镇起义的导火索。同年,沃野镇爆发起义,揭开了北魏六镇起义的序幕,其他五镇纷纷响应,起义成燎原之势。

525年,柔然出兵协助北魏镇压起义,六镇起义失败。北魏在镇压六镇起义后,废弃了北方六镇,但是六镇民众的起义一直坚持到529年在尔朱荣的镇压下才宣告结束。

六镇起义敲响了北魏灭亡的钟声。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北方六镇分布图)

北魏六镇地位的变化

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先后打败高车、库莫奚等部,北方出现了“诸部皆服从,独柔然不事魏”的局面,形成了柔然与北魏对峙的局面。双方时不时都在边境地区发生“走火”事件,北魏不得不将防卫的重点放在北方。

在这种情况下,北魏北方地区的六大军镇就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被誉为“国之肺腑”,军镇守将地位崇高,“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这些贵族子弟通过镇守北方,往往得到更多的升迁机会,“欣慕为之”。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柔然南北对峙图)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柔然发生内乱,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10余万部众脱离柔然的统治,建立高车政权,并切断了柔然与西域的联系,柔然战略重心向西转移,北魏的北方防务压力顿减。

北魏迁都洛阳后,南方成为了北魏外交的中心,在双重作用下,北方六镇失去了原有的“至高无上”的战略地位。政府不再对六镇“高看一眼”,同时由于兵源紧张,六镇成为了囚徒发配流放之地,镇民也被内地百姓视为地位低贱的“北人”。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下诏:

“诸州镇军贯,元非卯配者,悉免为民,镇改为州,依旧立称。”

这意味着北方六镇镇民开始转化为“府民”,原有的军籍、军户身份被彻底免除,地位进一步降低了,也彻底改变了六镇内部原有的治理机制,引发了北方六镇的强烈不满,六镇与中央的关系开始恶化,最终导致了六镇起义,北地动乱。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末年各民族人民起义图)

民生问题日益严重

纵观魏晋南北朝,流民问题一直都是政府民生问题中的难题。北魏时期,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供应,流民问题日益严重。北魏前期,朝廷的决策对于北方六镇地区具有明显的“厚爱性”,中央政府优先保障北方六镇的粮食供应,六镇地区自是“天下太平”。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前期,朝廷为北方六镇地区提供充裕的粮食供应是应对柔然威胁的要务,但是随着六镇地位的下降和内地频繁发生的旱灾,朝廷已无力顾及北方。此外,孝文帝迁都以后,开发南方的国家战略逐步取代先前的向北防御政策,国家财力开始向中原地区倾斜,北方六镇开始了“自食其力”阶段。

北方六镇虽然也实行均田制,但是田地多由贵族和高级将领掌控,土地收益也大多进入了豪门贵族的口袋,百姓生活困苦。北魏后期,六镇地区的经济已经到了无法自给自足的地步,大量农户破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六镇爆发大起义的原因。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迁都洛阳)

孝文帝汉化改革导致内部矛盾尖锐化

北魏前期,保持鲜卑旧俗和汉化两种倾向在北魏政权内部并没有多大的冲突。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张旗鼓地实行汉化改革,致使这两种倾向性矛盾日益尖锐。

496年,孝文帝的太子拓跋询:

“意每追乐北方”

发动叛乱,叛乱最终被镇压,太子被处死。但并不代表着矛盾的平息。

太子叛乱被镇压后不久,元思誉、元珍、陆睿等人再次起兵反对汉化改革:

“代乡旧族,同恶者多。”

可见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并没有顺风顺水,尽管叛乱最终被挫败,但是在北方地区,依旧保留着浓厚的鲜卑传统旧俗。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北魏孝文帝雕像)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改革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的,也没有得到全国权贵的一致支持,例如当时的北方六镇地区就保留着浓厚的鲜卑旧俗,通行鲜卑语言,六镇军民具有明显的鲜卑化倾向,与洛阳地区的汉化了的鲜卑贵族具有明显的对峙心理。

洛阳地区的鲜卑贵族由于支持孝文帝改革,大都占据了朝廷各大要职,他们是朝廷新贵,在朝中呼风呼雨,反倒是坚守鲜卑旧俗的六镇官员由于地位下降,加之反对汉化,得不到朝廷的青睐,日益淡出权力的圈子,这种差别给曾经的“国之肺腑”以心理上的沉重打击,“六镇鲜卑”与“洛阳鲜卑”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

被誉为“国之肺腑”的北魏六镇为何会爆发起义?

(孝文帝陵)

导火索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予以肯定。但是孝文帝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进汉化,必然会导致抵制和阻挠,六镇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鲜卑贵族对于汉化改革的一种抵触。

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六镇起义只不过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种曲折形态而已,最终还是会融化在民族融合的大浪潮中。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