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如果輕聲細語喊得動的話,誰想像一個瘋婆子一樣大吼大叫。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有時候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


為什麼用了各種方法,孩子的壞習慣還是改不掉?我是不是一個差勁的媽媽?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也許這是所有媽媽們的心聲吧。


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好一件事情,也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做媽媽。就好像小時候學習一樣,那時候還有老師教導我們,尚不可避免出錯。更何況做媽媽。


不要自責。其實大家都一樣。自責和內疚只會讓我們有更多負面的想法,讓我們越來越有挫敗感而已。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其實你並不是不會當媽媽,因為.......


  • 你往往只看到自己差的一面,而看到別人好的一面


每次打開朋友圈,總有些朋友發佈自己家的寶貝學會了什麼英語單詞,彈奏了什麼樂器,畫了什麼作品。


我們總是看到別人家的媽媽為什麼把小孩教得這麼好,而我家的小孩.......


其實這只是人“愛比較”的天性罷了。我們沒有看到的是,別人家的小孩也有教不好的時候,只是大家都把最好的拿出來而已。


  • 總要一人分飾多角,不管誰來做也不可能做得完美


我們既要當一個好媽媽,當一個好太太,還要當一個好媳婦。而有些職場媽媽們還要當一個好員工或好老闆。


我們什麼都想做好。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時間也有限。怎麼可能什麼事都完美,這種角色恐怕只有電視劇裡才有吧。


  • 別懷疑,拿出管教孩子的勇氣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是不是對孩子太嚴格了。而產生自我否定。


不要想太多。我們又不是不愛孩子了,也不是要傷害孩子。對的事情,該教還是要教啊。只要大的方向原則把握好。該管教的還是要管教。不要弄得自己緊張兮兮好像人格分裂一樣。


  • 對自己好一點,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我們總會比喻人生就像跑一場馬拉松。馬拉松比賽都可以休息一下喝點水。更何況人生的路比起全馬的距離要遙遠得多。在這漫長的人生長跑中我們盡力就好。中途要讓自己學會休息再繼續奔跑。


特別是那些“喪偶式”帶娃,或是夫妻遠距離養育,沒有人可以幫忙的時候,我們常常孤軍奮戰,又要當白臉,又要做黑臉,不完美也是理所應當的。其實我們並不是“不會當媽媽”,而是總希望“當超人媽媽”。


  • 孩子是沒有說明書的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有很強的挫敗感。因為每個孩子性格都不同,每天的狀況也都不一樣。一會這樣,一會那樣。根本沒有說明書可以參考,也沒有固定的SOP,沒有人和你交接,也沒有人給你培訓。


什麼都需要自己去學習和揣摩。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有這個那個不一樣的意見。


誰有意見,讓他們去帶孩子。他們可能帶一天就得投降了吧。如果對方真的成功了,那就願賭服輸。


不然這個一句“應該如何”,那個一句“應該如何如何”。用講的誰都會。就算以前照顧過多少個孩子,有多少育兒經驗,但是到了現在恐怕細節也早已記不清了吧。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教養方法。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更何況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接受資訊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教養的話,應該很困難吧。


不要因為別人的你一言我一語而懷疑自己。讓自己輕鬆一點吧。


  • 誰說孩子照顧不好都是媽媽的錯?


如果孩子有什麼壞習慣,或者孩子偶爾生病,就是媽媽們沒帶好,沒教好,營養沒跟上。難道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嗎?他就不會受到旁邊其他人或資訊的影響?生病就是媽媽們沒照顧好。那醫生的孩子不是一樣會生病,感冒。


媽媽們也很努力的給孩子做一頓營養均衡的飯菜,可是最後孩子卻不賞臉。反而弄得自己難過。這些都是媽媽們的錯嗎?不要再說孩子照顧不好是媽媽們的錯了。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情緒就像一面鏡子,媽媽開心了,孩子才會開心。


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脾氣會跟大人越來越像。所以媽媽們唯有自己開心了,才能教出開心的孩子。如果媽媽們一直否定自己,只會讓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影響到教養的方向,形成惡性循環。


要做開心的媽媽,轉換自己的觀念。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 沒有完美的媽媽,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孩子有一些不好的小習慣,或偶爾生病,不是因為你沒照顧好他,也不是因為你不是好媽媽,放下這種不必要的內疚吧。


  •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什麼物質都不缺,不要和別人比較。總擔心別人家的孩子有什麼學了什麼,而你家的孩子沒有。放下這種比較和補償的心態吧。


  • 孩子出生後,會有一段時間圍著孩子轉,但是孩子長大後,要找回自己的生活,包括夫妻間的感情,自己熱愛的事業,自己的夢想和興趣。培養自己的休閒活動,重建交友圈,這樣教育孩子才能正能量滿滿。我們同時也應該讓孩子融入我們的生活,陪伴孩子不是僅僅陪孩子去他想去的地方。也請孩子陪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吧。有了孩子不等於沒了自己。


媽媽們不是你們做的不好,你們只是太累了


  • 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孩子幾次的情緒失控,就擔心沒有教好他或者擔憂他長大後有什麼人格偏差。放下這種擔憂吧。


媽媽開心,才能教養出開心的孩子,我們每個媽媽都不要太苛責自己。做媽媽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做開心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