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商周至唐代德化窯的產品為原始青瓷和青瓷,年代的個性化特徵明顯。胎質較鬆軟,胎釉結合好,釉層比其他時期厚,釉呈淡青色或青色。器胎吸水膨脹,器表釉面時有出現冰裂現象。釉不及底,底露胎。手拉坯成型,平底,大多數器物留有斜壓半刀痕。器型矮小,圓胖。碗類圓口,有的敞口或撇口。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北宋以青白瓷為主,還有部分青瓷,胎體堅硬,青白釉白中泛青,器物在窯爐中瓷化,胎釉結合好。部分器物澀口,外釉不及底,底露胎。器物種類有碗、盤、缽、洗、爐、執壺、柱子和瓶等。部分器物成型開始採用模印成型法。器型較大,扁圓,不高,圈足,足底平刀、斜刀痕跡較明顯。器型表面裝飾豐富,有陽紋和陰紋,紋飾題材較廣,常見的有纏枝紋、卷草、流雲、篦紋、篦點紋、團花、蓮花、蓮瓣、牡丹及釉下文字,構圖疏密有序,變化大。改變了唐代器物素面的做法。

南宋的年代特徵有紀年器作為參照,這一時期仍以生產青白瓷為主,還有影青瓷、醬釉瓷、黑釉瓷、青黃釉瓷等,在色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器型有所變化,除部分器型較小的碗、盞、碟、盒、爐、缽等以外,瓶和軍持在結構上改變了矮胖的審美觀,講究頸部高度與體量的勻稱統一,器物開始由“矮胖”變為“苗條”。由於胎質灰暗,此期的裝飾樸素簡單,許多產品為素面、模印陽紋和刻、劃陰紋的紋飾,主要有卷草紋、蓮花、纏枝圖案等,此期的蓮瓣瘦長,部分碗、盞內有壓印釉下圖案,圖案以花紋為主。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元代的年代特徵以屈鬥宮窯出土的器物為代表。在屈鬥宮窯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三件可提供年代信息的標本,它們分別是一件模印蒙古人頭像的青白釉洗,一件蒙汗“天”字銘三足墊餅,一件“丁未”銘匣缽。這三件器物為屈鬥宮的年代確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屈鬥宮窯生產年代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器物除延續南宋生產的青白釉瓷外,主要生產白釉瓷。屈鬥宮窯屬分室龍窯,且採用了氧化焰燒成工藝,使器物釉面瑩潤、光亮,釉層厚、呈牙黃色。器物與北宋、南宋相比較:裝燒工藝提高,碗類光口,胎質白潤,造型矮小;裝飾精細,以模印為主,改變了南宋釉下印花的裝飾技法;圖案簡潔、精美,以宗教圖案為多;除洗、盒等扣燒器物外,多數器型光口,外釉不及底,模印底,底露胎。瓷種有青白瓷、白釉瓷等;白釉瓷釉面多呈乳自色,白中微帶牙黃色。器型有碗、盤、杯、洗、壺、瓶、盒子、缽等。胎白或灰白,質地堅硬。此期的裝飾繁細、精美,以宗教類為主,特別是盒類,多數帶有“蓮瓣紋”、“補符號”字紋的圖案。模印成型為主,紋飾刻在模印上,主要紋飾有蓮瓣紋和纏枝卷草紋,此外還有蝴蝶、飛鳳、菊瓣、折枝牡丹等紋飾。其中盒類裝飾圖案最為豐富,有梅花、葵花、菊花、飛鳳、嬰戲、獅球、錢紋、蓮花、牡丹及“福““壽”、“長壽新船”等文字紋飾。

明王朝在政權鞏固之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開始復甦,其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較快,資本迅速增加。這一時期德化窯瓷器正式收入古代的典籍,在史冊上記下了光照千秋的一筆。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明代,是德化窯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在生產工藝、燒成工藝、產品質量、品種、工藝水平等方面都遠在宋元之上,其主要標誌是:白瓷被譽為“中國白”而成為中國白瓷的代表,推動了世界陶瓷業的創新革命;何朝宗瓷塑作品聞名於世,被譽為“東方藝術”、“國際瓷壇的明珠”、“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品”;階級窯的出現與外傳,對世界窯業技術的革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譽為“串窯的始祖”。

史籍上對明代德化窯瓷的鑑賞大多是對某個方面的評述,缺乏綜合的鑑賞論述。其中,陸廷燦在《南村隨筆》中記載:“德化瓷簫,色瑩白、式亦精好,合調者,其聲悽朗,遠出竹簫之上。”寂園叟在《陶雅》中記載:“德化所出口白瓷花盤,瓷質雪白,價廉而式樣不俗”、“建瓷於碗內於人立形,其陸鴻漸耶,下有小孔,酒滿則漏去,曰平心碗”;《泉山古物編》中記載:“明建窯龍觚,口徑一尺零四分,高二尺,一對,腹部凹,雕團龍四,上下各繪芭蕉大小各五,式極堂皇”;陳懋仁在《泉南雜誌》中記載:“薄則苦窳,厚則綻裂,土性然也。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明代,德化窯瓷器質地潔白細堅,燒結度高。採用德化中低溫瓷土原材料及傳統配方,瓷坯燒成溫度較低,立體性能較差,燒成易變形。一般器物採用模印成型。釉色勻稱,釉質細膩,光澤瑩潤,如脂似玉。裝飾手法有模印、堆貼、透雕、刻劃等,個性化時代特徵明顯。比較明顯的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早期(洪武至成化):這一時期的胎釉配方、生產方式受元代的影響較大,許多生產工藝還沿襲前代的做法。主要表現在:器物質地較黑,常帶暗灰色,釉色潔白。獨特的中底溫胎釉在半倒焰、倒焰的窯爐熱氣氛下燒成,多數形成一種白中閃黃的釉面效果,俗稱“象牙白”或“奶油白”。拉坯、模印、雕刻、泥塑等成型方法兼用,器物裝飾以印花和堆貼為主。

中期(成化至隆慶):這一時期是明代白瓷生產的高峰期,新工藝不斷出現,推出一大批新產品和新器型。裝飾技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堆貼、印花、雕塑方面有明顯改進,合模、刻字、印款、釉上彩、釉下彩等新技法在創新運用中不斷完善發展。主要表現在:器物胎釉結合緊密,燒成工藝明顯進步,出現德化明代獨特的“糯米胎”個性化胎質,三釘、四釘、五釘等貼釘疊燒裝燒技術得到推廣,產品質量全面提升,瓷雕匠師特別是何朝宗作品不斷創作成功。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晚期(萬曆至清順治):這一時期是德化窯生產水平和藝術水準發展的鼎盛期,模印規模生產,裝飾技術全面提高,技法有所創新,出現透雕新工藝、,產量倍增,接受外商訂貨,產品外銷。主要表現在:器物質地潔白細膩,釉色瑩潤光亮,脂玉感強,產品俗稱“豬油白”和“蔥根白”接受訂貨,西方文化題材進入德化窯瓷的創作空間,是這一時期德化窯瓷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標誌之一。

清代德化生產發展穩定,窯場遍及城鄉,就是在偏僻的密林深處也發現有這一時期的窯址。品質獨具特色,品種造型豐富,開創了古代德化窯陶瓷生產的全盛時期。民國時期政局不穩定,社會動盪,對德化窯的陶瓷生產有一定的影響,品質下降,但是,德化窯的匠師忍辱負重,嘔心瀝血塑造德化窯的形象,贏得了世界榮譽,作品多次在世界大賽中獲獎。

康乾時期,又稱清三代,是德化窯青花的興盛期。在清初海禁內遷政令頒佈後,人才、資金內流,促進了德化陶瓷業的發展。査閱民間族譜發現,城關及周邊鄉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從事瓷業,農忙務農,農閒務瓷,亦農亦瓷。這一時期的白瓷觀音、梅花杯等已被列為進貢朝廷的物品,進入上層社會的生活。地方史志上第一次出現了縣官和文人墨客賦詩詠頌瓷業景象的記載。在《(龍潯竹枝詞》連士荃頌道:“鬱起窯煙素業陶,瑤臺一望震松濤。白瓷聲價通江海,誰憫泥塗穴取勞。”康熙五十一年知縣殷式訓在詠龍潯八景的瓷業時寫道:“宇內聞聲說建窯,堅姿素質似琨瑤;乘閒每上峰頭望,幾道青煙向暮飄。"”乾隆六十年知縣胡應魁在《郊外漫興》一詩中寫道:“萬山深處闢雲關,室宇迴環碧玉灣;百丈嶺泉憑行引,千聲水碓笑人閒。俗醇最便官藏拙,意給遑嫌語作蠻;何事鼓吹盈蒼陌,林邊迎得使君還。”

千年瓷窯文化,德化瓷器特徵鑑定概述!

清代早中期,德化窯白瓷延續明代風格;青花瓷達到全盛,五彩瓷畫面有所提高,出現了粉彩瓷;各種色釉瓷不斷產生。清代中晚期,白瓷產量開始減少,只保留部分雕塑產品;青花瓷佔據主導地位;五彩瓷和色釉瓷工藝形成特色。民國時期青花瓷產量減少;白瓷產品增多;釉上彩裝飾手法有所創新,主要有五彩、墨彩,還出現了金彩、黑花、電光、貼花等工藝。

清代民國時期,德化窯瓷的胎質、釉色、裝飾工藝獨具特色,在器物上留下了這一時期獨有的製作、燒成工藝痕跡,為後世提供了辨別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