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重臣,滿人中少有的伯樂,和珅生平最害怕的人


他是乾隆重臣,滿人中少有的伯樂,和珅生平最害怕的人

阿桂,滿洲正藍旗人,字廣庭,號雲巖,是乾隆後期和嘉慶初年重臣,任宰相二十餘年,是兩朝元老,文武兼備。在平定伊犁和南疆及金川等戰役中,為清廷立下赫赫戰功。

他非常愛惜人才,善於識別人才,勇於拔擢人才,長於使用和信任人才,可以說是當時的伯樂。

他往往在散僚卒伍中,通過簡短的交談,即能識別出人才,並大膽推薦任用,所以,他手下人才濟濟,均樂為所用,甘心為他效死。

例如興奎,原本只是一個下級校官。

阿桂見他相貌堂堂,氣度不凡,認定他是大將之才,便命他領兵攻打敵人要塞,以考驗其領兵才能。

興奎果然一舉奏捷,後來成為名將。

王昶齡、韓封等人,都是在當小官的時候被他發現提拔,而後來成為顯貴重臣。

名將海超,勇猛自負,對誰都看不上,不樂意為別的統帥所用,唯獨敬佩阿桂,死心塌地地聽從他的驅使。


他是乾隆重臣,滿人中少有的伯樂,和珅生平最害怕的人

乾隆四十四年至五十四年十年間,阿桂雖身為大學土兼領班軍機大,卻長年在外修築河南境內的黃河大堤,視察水利工程。

有一次,他主持修築青龍岡堤壩,因急於求成,基礎沒有打實即向前推進。

副將李榮吉膽識過人,不阿諛奉承,敢於實事求是地發表不同意見。

他向阿桂指出,這種做法是水利工程的大忌,應該減慢速度,紮實一段再向前推進,以防止滑坡,欲速則不達。

阿桂不但不聽取他的正確意見,反而斥責他給群眾潑冷水,繼續快速推進,很快就合龍了。

在合龍那天,文武百官紛紛前來道賀,唯獨不見李榮吉的身影。

阿桂派人去找,李榮吉卻不在館舍,最後在大壩上找到他。

李榮吉對來人說:“請替我謝謝相爺,其實這個壩並不穩固,我不敢為去賀喜而離開工地,以免發生意外。”

他繼續加土加料,以期加固。

過了兩天,大壩果然被水沖垮。

半夜,阿桂在睡夢中聽說壩塌了,趕緊跑去察看。

這時,李榮吉早已身先士卒,掛纜下河搶救,不幸被大水吞沒。、阿桂立即下令,凡能救出李榮吉的,官員升三等,兵民賞銀千兩。

不久,在大家的奮力搶救下,終於把李榮吉救了上來。

阿桂萬分懊悔,心痛得流下眼淚,親自給他脫下溼衣服,把皇上賜給自己的黑狐罩衣蓋在李榮吉的身上。

過了很久,李榮吉才醒了過來。

此事給了阿桂深刻的教訓。

他實事求是,如實上奏皇上,彈劾自責自己的錯誤,竭力嘉獎推薦李榮吉。

他這種不肯屈人才,不肯回護自己的過錯的器量和坦蕩胸懷,使大家很感動,也更加尊敬佩服他。

由於它在水利建設和整頓吏治上的建樹,因此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用。

他是乾隆重臣,滿人中少有的伯樂,和珅生平最害怕的人

他在京城時,每當乾隆帝出巡,都由他全面主持京中政務。

但權相和珅依仗乾隆帝的寵安插親信結黨營私,權傾朝野,飛揚跋扈,專橫無忌。

阿桂很痛恨他,又自知只要乾隆帝還在,就不能制服他,把他繩之以法。

因此,阿桂每次上朝入值,總是故意避開和珅,離他十幾步以外。

和珅發覺後,有意要籠絡他,故意跑到他面前去和他說話。

阿桂總是愛答不理,應付了事並堅持原地不動,從不向前移出半步。

在阿桂晚年,因年老體衰,有一次在宮中的值班房中患病。

軍機章京管世銘去看望他。

阿桂認為管世銘為人正直誠實,平時對他很關心和尊敬,可以也願意對他說心裡話,就招呼管世銘到近前,對他傾訴肺腑之言說:“我今年已八十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我活了這麼大年紀,已經可以死了;我已位極人臣,出將入相,皇上寵信無比,我已很知足,就這點說,我也可以死了;我的子孫也都很爭氣,都已在各部為官,我的心願已很滿足,也可以死了。從以上三方面來說,我都是心滿意足,死而無憾,可以死了。我之所以還不肯死,是有所等待,是要等待嘉慶皇上親政,使我痛恨奸臣和珅的心意能夠上達,親眼看到除掉這個奸賊。這樣我才能死而無恨,否則我死不瞑目。”

可惜,他這個願望沒有能夠實現。

他死於嘉慶二年九月,享年81歲,比和珅早死了一年多。

資料來源

(1)《郎潛紀聞二筆》卷十一,第532頁。

(2)《清朝野史大觀》第三冊,卷六,第7頁。

(3)《清代野史》第八輯,第182頁。

(4)《清朝野史大觀》第三冊,卷六,第1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