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白起,战无不胜的杀神,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可以说没有白起就没有秦朝统一六国的可能,他为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起是拥有显赫战功的战国名将,是百年难遇的兵家奇才,更是另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人屠”。之所以叫白起“人屠”,便是因为他杀敌无数。从伊阙之战开始,他相机的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歼灭楚国大军三十五万,并占领楚国的都城,使楚国元气大伤。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另外,在与赵将贾偃之战时杀死2万余人。长平之战更是歼敌四十五万,是历史上着名的战役。可以说白起一生征战沙场,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三十多万,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史记中,明确记载白起的杀人记录是:秦昭王十四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两万人于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斩首五万”。累计四十四万之巨!这还不包括秦昭王十三年至四十五年之间,白起为秦国攻略数十座城池的战争中,未见记载的杀人记录!

白起最著名、最骇人听闻的杀人记录,是秦昭王四十七年,与中国历史上身负“纸上谈兵”恶名的赵将赵括的“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首先这是中国走下统一的关键,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型、残酷、壮烈的战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比较辉煌的战斗。与此同时,长平之战也是白起人生最出名的一战。据《史记》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由此可见长平之战最后结局是,白起坑杀四十多万的赵国军队,即使是战俘,也都被白起坑杀。这也是白起被称为“人屠”之名重要原因。

其后,因嗜杀人而号称“人屠”的白起也为离间计所害。先是秦昭王四十八年,韩、赵两国派密使苏代携重金向秦相应侯进谗言,使白起受到排挤。其后,又因多次称病不去领兵打仗而受到秦昭王贬斥。最后在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公元前258年),仍因应侯和秦昭王猜嫉和不满而赐剑自刎。以杀人起家者,最终也落得自杀而亡的下场。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战国时期战无不胜的白起为什么被叫做“人屠”?

《敕修武安君白公庙记》称白起:“窃以武安君威灵振古,术略超时,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