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在你的印象中,什麼是詩?是李白在《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豪情壯志,還是岳飛在《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霸氣側露,還是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家國情懷,還是李清照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孤寂落寞?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毫無疑問,以上都是,只是風格不同,派別不同而已!但是你敢相信下面這首也是詩?

《一種梨》我吃了一種梨 ,然後在超市看到這種梨 ,我看見它就想說 ,這種梨很好吃 ,過了幾天,超市裡的這種梨打折了,我又看見它,我想說 ,這種梨很便宜。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因為這種所謂的“詩”簡直就像廢話一樣,故名“廢話體”。這完全就是廢話嘛,也難怪網友們會“口吐芬芳”,但是作者對侮辱謾罵並不在意,反而很快又推出了新的作品,風格與上面兩首如出一轍,果不其然,網友們的謾罵緊隨而至,但是罵著罵著,有人開始欣賞這些所謂的“詩”了,而且欣賞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竟然與討厭這些詩的人“分庭抗禮”,兩派人圍繞著烏青的詩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最後沒爭出什麼結果,卻使這種“廢話體”詩爆紅網絡,作者烏青也隨之進入人們的視野!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趁著熱度,烏青一鼓作氣,又推出了一系列“廢話體詩”,這下爭論的人更多了,就連文化圈的人都捲了進來,《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表示“沒有創造力,甚至連一點技巧也沒有,白開水一樣,確實算不上詩!”“天才少女”蔣方舟則直言“挺喜歡烏青的詩的”!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總而言之,針對烏青以及他所謂的“廢話體”詩,網上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種觀點,有人罵他褻瀆藝術,有人卻將他捧上神壇,但無論是謾罵還是讚美都使烏青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他徹徹底底的火了,出版商看準商機出版了《烏青詩集》,烏青公開表示自己一定會將這種風格延續到底!最後,《百度百科》給他貫上了“先鋒詩人”的頭銜,有多先鋒呢?在李白的《月下獨酌》最後加上一句“這是李白寫的”,就成了他自己創作的“先鋒詩歌”。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質疑也罷,力挺也罷,廢話體能得到如此多的關注本身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首先,這說明網友們對詩歌仍是有追求的,這是好事;其次,從梨花體到廢話體,這說明現代詩壇一直在打破和變化中前行。

70後大叔因“廢話體”詩爆紅,是褻瀆藝術嗎?卻有人將他捧上神壇


當年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說:“凡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學”,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學到底在哪裡,我們尚不可知。不管廢話體是好是壞,探索本身是沒有錯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小編寄語:請您在閱讀文章時,點擊一下文中小程序,您的一次點擊就是我繼續發文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