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增長的稅收,無能為力的人口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國家稅務總局發佈了 2018 年度的稅收,接近 14 萬億的年度數據,到底高不高?之前又有數據說 2018 年中國新出生人口將驟減至 1500 萬人,到底少不少?

針對這個現象,有幾個疑問,我們來簡單聊一下。

稅收

01

國內稅收到底高不高?

查閱稅務總局相關數據(注:2018 年 GDP 數據還未出爐,按照季度平均 6.8% 估算)

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
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

人均 1 萬人民幣的稅收,的確不少,從稅收比 GDP 標準來看,我們 15% 左右的比例已經遠遠領先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了(約 11%),如果再考慮到社會保險、貪腐成本、壟斷企業利潤這個比例還會更高。所以國內企業和個人的稅收壓力很大。

稅收種類

按照世界上主流的稅收種類主要是增值稅、所得稅、關稅三種,關稅和增值稅是稅務局管理成本較低的稅種,對於關稅,只要打擊走私,然後硬著臉皮不理會 WTO 的關稅協定就好了。對於增值稅,只要穩穩抓住各個行業龍頭企業的稅收,而行業龍頭企業不可能自己獨自承擔整個流通過程中的商品增值部分的全部稅負,所以龍頭企業必然會向整個供應鏈傳導稅收。這兩個都是累退稅,不論納稅人收益或財產數額大小,負擔能力高低,都按同一比例徵稅,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但是增值稅的推廣自發有效的擴大了稅基,擴大了日後的稅收政策的調控餘地,對國內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再來談談所得稅,這是主要的累進稅,收入越高邊際稅率越高,分為個人所得和企業所得,本次個稅改革還是體現了足夠的公平,這需要給國家點贊,而企業所得是門大學問,由於企業經營狀況多種多樣,資金往來紛繁複雜,稅務稽查成本高,導致對企業利潤總額都在註冊會計師和企業所有者的掌控之中,只有現金流不會騙人,財務報表中其他內容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控制。再看看范冰冰事件可以對高收入群體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情況可見一斑。

綜合來講:國內我們中低收入所繳納的稅收佔收入比重較高,合規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較高。國家下一步關於稅收可能或者應該做哪些事情?

  • 降低增值稅比例,並減少稅率擋位

  • 加強個人所得稅的監管和處罰,可以考慮使用現代化的IT技術對個人所得稅的監控

  • 自願或被迫降低關稅比率

但是國家減稅的口號很響,力度還是較弱,要不是貨幣政策和負債水平已經到了不敢再來“4 萬億”的地步,減稅更是鏡花水月。

人口

02

再來聊聊人口數量,按照各個地區已經公佈的情況,2018 年人口出生總數大致在 1500 萬左右(如果不加“黑戶”調整係數)。

出生指標如何

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

對比美國 12‰,日本 7.8‰,考慮到美國移民國家屬性,國內其實出生率其實不低。

出生人口多不多

對比日本年均不到 100 萬出生,美國一年大約 400 萬,國內 1500 萬真的是夠多了。

為啥大家不願意生

在 2015-2020 這 5 年,是近 20 年來適齡婦女最多的 5 年,推行二胎政策本來是延緩“人口紅利”最好的 5 年,卻趕上了紅黃藍、疫苗等事件;房價、醫療、戶口等長久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還有女權主義的強勢崛起甚至還遇到貨幣政策乏力、特朗普助攻下的經濟下行。

從男性角度:在封建時代,由於階級制度的壓抑,導致大部分民眾在社會上缺乏優越感,好在當時男人在家庭中作為主要勞動力,還能體在孩子和媳婦身上獲取病態的優越感,所以更多的娃更多的老婆就能有更大滿足和更大的優越。當今中國男女平等,甚至女權日益高漲,男人在生娃和娶老婆上獲取的不再是優越而是壓力。

從女性角度:獨生女為人母,也是亦然.自我和自由更適合新時代的青年,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生兒育女這種甜蜜的負擔給女性在當今社會造成了一定的羈絆。

所以:只要人口素質到達一定高度,人口一旦開始下降,就絕不可能再次攀升,即使人為刺激也是曇花一現,不可能扭轉趨勢。

對於國家關於人口的建議:維持一個高質量的人口,比催產更為重要,加強教育才是正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口數量早已在戰爭中失敗,也即將在勞動力市場失敗。

隨著人口的逐漸降低,人均財富水平將在 20 年內持續上揚,個人需求將持續擴展,國家的管理方式也該改變,臃腫、龐大、低效的機構已經掣肘經濟體系,壓抑的文化管理也阻礙了多彩絢爛的百家爭鳴,導致了娛樂至死。高素質低數量的人口看著很兇險,其實是解決很多問題的終極方案。

感 謝 每 個 來 初 色 的 人

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

我既沒有希望也沒有絕望,每天寫上一點點

逆势增长的税收,无能为力的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