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什麼說郭嘉才是三國第一才人?

談起三國,人們能想到很多能人志士,有孔明諸葛亮、龐統、司馬懿、姜維,此外還有周瑜、郭嘉等很有謀略的才人。說起郭嘉,讀過三國的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惋惜,這樣一位能人志士,英年早逝,實在可惜。諸葛亮則是三國能人中最厲害的一位。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在教科書裡,諸葛亮的作品,描寫諸葛亮的文章都有,後人自然更知曉諸葛亮的存在。可能有人會問:郭嘉是誰?三國時據說有這樣的傳言:如果郭嘉沒死,諸葛亮不敢出山,說明郭嘉的謀略才是三國中最厲害的。當然,這只是傳言,並不十分可靠。諸葛亮和郭嘉也沒有正面對抗過,從史籍中郭嘉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郭嘉是個少見的人才,絕對可以說是三國的第一才人。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什麼說郭嘉才是三國第一才人?


  郭嘉,字奉孝,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大功,官至軍師祭酒,是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可謂是真正的天下鬼才,幫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在《三國演義》中,官渡之前,他曾提到“十勝十敗”之論,讀來真是振聾發聵,顯示出他對局勢分析相當的精闢。還有袁紹死,曹操諸將請求急攻袁譚、袁尚。在小說第三十二回中,郭嘉進言說:“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力相併,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讓曹操不要急於打他們兩兄弟,讓他們兄弟自相殘殺之時,從中取事。後來曹依計而行,結果被郭嘉所料,最終袁氏兄弟為了爭繼位權而不和,兩敗俱傷,被曹操從中漁利。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有這句話:“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可見,曹操是相當器重郭嘉的。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郭嘉遺計定遼東這一回之中,更是寫出了他人生最活一次絕唱,顯現出他的神機妙算。袁熙、袁尚投奔遼東,當時有人勸曹操快速攻克遼東,但是,郭嘉此時雖已經病逝,卻留下了一封書信。大意是讓曹操按兵不動,不要急於去打袁熙、袁尚剛要投奔的遼東。郭嘉臨終前的一封獻計書信略曰:“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遼東太守公孫康見曹操沒有來攻打他,想討好曹操。特設計殺袁熙、袁尚二人,並將二人之頭,用木匣盛貯,使人來見曹操。曹操順利的拿下了這場戰爭,發生的一切,彷彿都在郭嘉的意料中,都被郭嘉算到了。 史書上寫郭嘉進言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最終堅定了曹操繼續打下去的決心,為後面的最終勝利取得了戰機。


  此人可惜英年早逝。郭嘉也就是在征討烏桓時,因水土不服,行軍勞頓病死了,年僅三十八歲。或許是天妒英才,一個曠世奇才如流星一樣隕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