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歸來》賞析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號三痴,別號散耳、江上老人。“詩書畫三絕”,尤其草書,飲譽世界,被稱為“草聖”。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南京江浦。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林散之3歲學書,32歲師從黃賓虹,37歲隻身萬里行。書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明清。無論碑帖,無論何派,各取其長,隸真行草,功力深厚。60歲開始專攻草書。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釋懷素為體,以王覺斯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下面是林散之前後創作《自作詩 歸來》的三幅書法作品,請大家鑑賞。

賞析提要:作品取意高古,平淡優雅,禪意濃烈,布白疏朗,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珍品。作品傳承有序,先後 5次出版。圓霖是南京江浦獅子嶺兜率寺主持,林散之先生的摯友,著名畫家,有“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圓霖的觀音像”之美譽。

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歸來》賞析

一、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歸來》 70×40㎝

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歸來》賞析

二、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歸來》 70×40㎝

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歸來》賞析


三、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歸來》 67×135㎝

“正文內容是:

(萬里我)(八月我)歸來,

詩稿攜滿袖。

口口阿彌陀,

佛光照大地。

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林散之先生創作時的心情非常愉快。作品中既沒有過去很濃的濃墨,也沒有往常很淡的淡墨;既沒有對照強烈的情節,也沒有大疏大密的布白,作品從開頭到結尾,基本上處於一個水平面,這與林散之先生用水破墨的風格明顯不同,應該說這是先生有意而為之。這是送給圓霖大法師的作品,佛家追求的是清靜、淡雅和空靈。

這幅充滿了禪意的作品顯得十分淡雅,特別是後一部分墨色偏淡,帶有枯筆。明代董其昌經常用淡墨書寫,人稱“淡墨宰相”,淡墨有禪意。這幅作品融書理、禪意和作者的心意於一體。從章法上來看,布白疏朗,字暢氣通,與作品的內容、被贈人圓霖的身份十分吻合。作品前緊後疏,“萬里我歸來”,字與字之間相對銜接緊密,第二行也是如此。“佛光照大地”相對來說比較疏,特別是“佛”,佔的位置最大,因為“佛”把詩作、書作、贈送人和受贈人緊緊地連在一起。不是嗎?!詩的內容與佛有關,書法追求佛意,受贈者圓霖是大法師,贈送者林散之先生也是信佛之人。整個作品是上緊下疏,上半部分比較密,如“攜滿袖”,還有“圓霖和尚”,而下半部分比較疏,正文的最後是留白。

1981年,林散之先生再一次見到圓霖時,為他創作了這幅作品。這首詩《歸來》是林散之先生剛創作的《昔遊十八首》中的最後一首,描寫的是林散之當年師法大自然歸來的情景,又有佛教方面的內容。圓霖大法師十分高興,逢人便講,林散之送他“阿彌陀佛”的書法。從此,不少人點題跟林散之先生求這個題材的作品。林老對這首詩很滿意,也願意書寫這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對信佛之人,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現在市面上有不少這種題材的作品,大概有兩種版本,一種與圓霖大法師的內容一樣,還有一種詩的前兩個字不一樣,是“八月我歸來……”而不是“萬里我歸來”。據考證,“萬里我歸來”在“八月我歸來”和“八月京歸來”之前。

查看有關專集,草書作品《自作詩 歸來》先後 5次著錄。1985年 12月,《林散之書法選集》,江蘇美術出版社。1991年 6月,《林散之》插頁,江蘇省文史資料第 42輯。1998年 10月,《近現代書法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6月,《林散之與禪》插頁,黃山書社。2012年 5月,《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文物出版社。

——原載收藏家、鑑賞家王罡的《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