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在這樣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讓我們漫步桃林,一起來品讀《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桃花源記》是一篇奇文,它奇在構思,奇在內容,表面在描寫著桃花源的美好,實際上透露的是陶淵明的政治理想和心中那份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遊記開篇便為我們設下了懸念,一個漁人在遊船的途中,突然發現了這片桃花源。一個“忽”字的出現,讓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它不僅暗含了桃花源的美,還為這片桃花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加之陶淵明在後面幾句中,對桃花源的深入描寫,對漁人探尋桃花源的坎坷,甚至是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都在不斷地加深著這個桃園的神秘。

我們從這裡可以感受到這片桃源在陶淵明心中的隱秘,他美好的理想生活在他心中的神聖地位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縱橫交錯的一條條小路,安居樂業的百姓,這是一片多麼安逸的場面,沒有戰爭,沒有階級,沒有壓迫,沒有黑暗,在這麼美的一片桃花源中居住著這樣一群生活和美的淳樸幸福的人們,真的如仙境一般。

在之後的行文中,陶淵明刻意的去寫了漁人與當地居民的交流、相處,去寫了當地居民的熱情單純,而避開了現實生活中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這正反映了他的美好理想與這個黑暗的現實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反差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句話表面是寫桃花源從此不再出現在世人面前,甚至還包含了一絲對漁人因為貪圖私利而洩密的埋怨,但實際上所表達的是陶淵明內心美好理想的迷失,對當時社會當權者治國無道,社會趨利附勢的痛恨,更是他對自己空有一番抱負而無處可施展的無奈與悵惘

縱觀《桃花源記》整篇文章,陶淵明都在精心地為我們勾勒出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借景抒情,為我們描繪著他心中美好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而陶淵明為什麼要借文抒發這樣的無奈呢?我們要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是當時的社會背景

晉太元中,講的是東晉孝武帝時代,當時的社會一片混亂,不僅連年征戰,戰亂頻繁,在政治場上更是黑暗。


陶淵明雖然一生沒有位居高官,但是家世顯赫,曾經祖上光耀的他從小受著最高等的儒家教育,從小就懷有出仕報國,齊家平天下的志向,但奈何現實殘酷,四處碰壁。三次出仕,三次歸隱的他對當時的社會充滿了失望,只好迴歸田園,將心中那份美好,那份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深埋於心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其次是他這個人的性格

蘇軾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陶淵明歸隱田園,胸有丘壑的他掛念的,豈是日暮歸家時那一縷炊煙的安隱美好?他從未深陷於阿諛黑暗的官場中,也未曾片刻迷失自己,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忘記自己的人生追求,當一個人有一顆超凡脫俗的心時,自然處處皆是風景處處皆天堂。

陶淵明不願違心苟且於渾濁的官場,不願被諂媚的阿諛奉承蒙蔽視聽,喪失心中的那一片絕美的風景,才空懷抱負,毅然離去,與山作伴,與樹為鄰,與菊為友,他想保留的的不僅是家園,更是心底那一份至真至純的淨土高地

《桃花源記》的前世今生




今日讀《桃花源記》,我們所需要體會的不只是桃源的那份美好,而是要學習陶淵明那份執著、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更是要將他那份家國情懷延續下去。

所以《桃花源記》前世是陶淵明心中政治理想,今生是為我們帶來一份美好,一份期待,對我們要保持著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的鼓勵與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