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護士得到社會的更多理解和尊重,是對張靜靜最好的告慰

讓疫情成為關愛護士的一次契機 

文|羅志華

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張靜靜因突發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於4月6日晚去世。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主題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在我國,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致敬醫護,共抗疫情”。健康報記者專訪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聚焦抗疫的中流砥柱——護理隊伍。焦雅輝認為,“前線護士都是南丁格爾”。(4月7日《健康報》)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醫療系統這句耳熟能詳的話,道出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寫完幾行醫囑,在幾分鐘之內就能完成,但護士執行這些醫囑,或許要花數小時甚至數天時間。醫生的忙碌廣受關注,很多護士的忙碌程度絲毫不亞於醫生,卻鮮有提及。


讓護士得到社會的更多理解和尊重,是對張靜靜最好的告慰

拿這次抗擊疫情來說,護士們付出代價、作出的犧牲,都值得社會給予更多關注和讚賞。

從人數上看,援鄂醫療隊七成都是護士。從工作量上看,平時的護士工作,在疫情期間一樣都不能省,除此之外,出於防疫需要,護工甚至搬運工等重體力工種要遠離隔離區,這些工作多由護士承擔。

並且,患者被隔離,沒有親人在身邊,容易產生悲觀和恐懼情緒,護士還得承擔起了安慰患者的工作。粗活細活、分內分外,護士都得幹。


讓護士得到社會的更多理解和尊重,是對張靜靜最好的告慰

馳援湖北的廣西護士,在離開隔離病區時突然暈倒,經搶救才恢復自主心跳和呼吸;山東馳援湖北主管護師張靜靜,因突發心臟驟停去世。這些事的發生,背後存在抗疫護士工作繁忙、壓力巨大等必然因素。

她們是眾多抗疫護士的一個縮影,所有抗疫一線的護士,的確配稱“南丁格爾”。

關愛護士和促進護理事業發展,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醫學界越來越關注的一項內容。比如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就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我國今年“5.12”護士節的主題則是“發展護理服務,人人享有健康”,都彰顯護士隊伍和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人口老齡化對護理服務的需求更加旺盛,疾病全過程干預的現代健康理念,也更加凸顯了護士的作用,建設一支強大護士隊伍,因此顯得更加迫切。由此看來,疫情讓護士進入社會關注的視野,既有現實原因,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讓護士得到社會的更多理解和尊重,是對張靜靜最好的告慰

揆諸現實,我國護士人數雖然日益增多,但護士待遇差、工作忙、社會認可度不高等所形成的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成為制約護理事業發展的瓶頸難題。提高護士待遇,讓護士得到社會的更多理解尊重,既是對抗疫護士的最好回報,也是對張靜靜的最好告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