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馬上就要開學了,單位裡一群寶媽又開始唧唧咋咋的討論怎麼給自家孩子“收心”了!

其中一個寶媽說,下週孩子就要開學,這星期已經在開始為孩子調整睡眠,可是自家的熊孩子照樣每天晚上精力旺盛,不到12點不肯睡,早上賴床,上學期培養的作息習慣一到暑假完全打回原形。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終於熬了2個月的暑假要結束了,熊孩子要上學了,作為孩子媽媽的我們,本來以為可以有了更多時間,可是一想到開學又要開始吼孩子,催孩子起床了就感覺很痛苦。

每天像打仗一樣的,拖著孩子起床,催著孩子吃飯,又拖又拽把孩子送到了學校,還是經常遲到,遲到多了,那麼多小朋友在臺下看著你和孩子,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但是可惡的是:熊孩子上學的時候怎麼叫都不起床,有時候好好的早餐放涼了也沒時間吃,週末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兩天了,但是起得比雞還早,每天不到6點就在屋子裡到處瘋,真是把家長折磨得快要瘋掉。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重來沒在週末、節假日享受過一次懶覺、好覺,想想自己剛剛畢業工作時候,一到週末,就可以睡到中午,幸福日子已儼然成為了過去,想想以前就開心,滿足,本來睡覺是件很簡單的事,但現在幾乎很難實現了。

一、上學喊不醒,週末起得這麼早,原因在這裡!

在我認為,孩子一到上學,早上用各種方式的懶床,你不叫,他不起,有時候即使你喊了也沒用,你必須狠心把他從被窩裡擰出來,但是一到週末,節假日就起得比雞早,而且製造各種“噪音”,每每這時,我真恨不得立即從床上爬起來,暴打她一頓。

關鍵的是他每週如此,我是大道理還有“糖衣炮彈”都試過了,可是最後效果都甚微,我原以為就我家的熊孩子這樣,可是當我頂著大熊貓去加班時候,抱怨孩子一到週末就起得很早,怎麼上學時候不這麼積極,竟然所有寶媽都說他家孩子也這樣。

既然孩子一到週末就起得這麼早,那這說明孩子不是起不來,而是不願意起,那麼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真相在這裡: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01:學業緊,壓力大,孩子不愛上學

很多孩子上學起不來的根本原因不是累,而是因為自己在逃避上學,能晚去一會兒就晚一會兒,所以週一到週五這幾天,想要把孩子叫起來非常困難,就算把他硬生生從床上拽下來,孩子也會墨跡到即將遲到才會出門。

要想改變孩子早上不起床的現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愛上上學,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引導,讓孩子覺得校園生活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他喜歡上學,那麼每天都會早早地起床,等著父母送他去學校。

02、週末有爸媽在,可以帶孩子浪

週末爸爸媽媽都在家,孩子自然心裡高興些,從情緒上就更亢奮,早上醒來早也是人之常情,家長首先要表示理解,並應該從心裡感到高興,因為這是寶寶對你們的愛。

上學,不但要早起而且每天都得大量動用腦細胞,還要做作業,身體自然會累,所以想睡,早上自然起不來。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而放假後,整個人都會輕鬆下來,身體各方面都能得到充足的修補,最重要是週末爸媽有時間帶他們出去玩,這樣美好時刻孩子怎麼會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

二、在喊孩子起床這件事上,我們容易犯的誤區

一上學孩子就容易賴床、鬧情緒,隨之而來的便是入園遲到。遲到看似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長期遲到,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

例如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影響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為經常賴床遲到,孩子既不能按時吃早餐,又錯過幼兒園的早操鍛鍊,不利於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有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等等。

你說這遲到問題一多,各位家長就焦慮了,這一焦慮就易產生情緒 ,這情緒一來就越容易犯錯誤,讓自己在喊孩子起床這件事上陷入誤區: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在暑假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是採取先松後嚴的態度,認為孩子竟然是放暑假,那就讓其痛快玩,而忽略了對孩子的計劃性,每天讓孩子瘋玩到十一二點,白天睡到半下午。

可是一到上學時間,面對孩子叫不醒,有的父母就比較急躁,採用粗暴、殺傷力的叫醒方式:

1、帶著怒氣,一大早,暴力推開門,對著孩子大喊大叫“七點還不起,又要上學遲到啦”,想用這個方式直接嚇醒孩子。

2、見孩子還是沒動靜,氣得一把掀開孩子被子,想著孩子離開被窩總不能再睡吧,或者是直接把孩子從被窩裡抱出來,但是這種方式有可能把孩子著涼感冒了。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留戀被窩是人的共性,別說孩子,就連大人起床都是一種煎熬,特別是寒冷的冬天。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也許會有效,但是可能會帶給孩子一系列的神經或心理的問題。

例如衝動易怒,反應遲緩,注意力渙散,冷漠等。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弱的,突如其來的壓力更容易讓孩子產生緊張情緒,牴觸開學,效果適得其反。怪不得有人說,睡懶覺其實不是孩子暑假的福利,而是孩子開學後的受罪。

三、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的“臭毛病”怎麼破?


溫柔的叫醒方法可以這樣做: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嚴格執行並形成習慣,清晨生物鐘會成為叫醒助力;清晨拉開窗簾,讓光線透進來,孩子的視覺系統會被喚醒;打開音頻,播放優美的韻律,孩子的聽覺系統會被喚醒;餐桌上飄出濃濃的飯菜香味,孩子想不清醒都難。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但是喚醒孩子不難,賴床不起可是個難題,面對孩子們的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的“臭毛病”怎麼破呢?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找出問題的癥結,方能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01、 抱有“同理心”,理解孩子的“磨蹭”

所謂同理心,在心理學中稱之為“移情”“共情”,通俗點說,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生活中,我們經常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你太磨蹭了,快點好嗎?”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催孩子快點快點,並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因為家長自己著急、焦慮,擔心孩子上學遲到,怕孩子趕不上別人,嫌孩子影響自己的行程計劃……

不被理解,還要接受父母的斥責,這是很多孩子,經常面臨的處境。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動作難免不夠協調,做起事來,自然跟不上大人的節奏。

因此家長要試著換位思考: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和生理節奏,會不會是自己性子急,對孩子要求太高了?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若能如此思考,家長便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著急和抱怨孩子了。而是要順其自然,學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慢慢長大。

02、 試用“自然後果法”,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早上不起床你會喊他,衣服穿得慢你會幫他穿,上學遲到你會幫著跟老師打招呼……”親,這是不是你經常為孩子包辦代替事情呢?

實際上,我們幫孩子做的越多, 他越不會上心,反而會剝奪了他的主動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天天催,孩子繼續做事磨蹭的一個重要原因。

樊登曾經說過:

"孩子會把媽媽的抓狂當做鬧鐘,媽媽不抓狂說明時間還沒到;等到媽媽一抓狂,孩子就知道該走了,完全依賴父母身上。”孩子賴床不起,不要頻繁去叫他,而是將自然後果講在前面,讓他自己學會把控時間。

所謂自然後果法是法國教育學家盧梭提出來的,其重點在於:如果孩子犯了錯,造成了不良的後果,讓他自作自受,親身體驗並承擔自已所犯錯誤造成的不良後果,從中接受教訓。

比如,從明天開始,早上鬧鐘響後,讓孩子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吃飯磨蹭也由著他(全程你不用有一點催促、著急和不耐煩的表現),上學遲到了,捱了老師的批評,你也不用替他解釋。這樣幾次後,孩子自然知道要怎麼做了!

03、 巧用“作息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小的時候,做事較慢可能是他還沒有建立起時間觀念,認為時間多的是,不需要著急。面對這樣情況,家長做好引導,可以嘗試下以下方法: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1.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表格上列舉一天的時間安排,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洗漱,什麼時候吃早飯,什麼時候上學,什麼時候作業,什麼時候玩等等,內容儘量具體細緻一些,便於操作。

2.在孩子執行這個作息表過程中,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孩子做事效率,比如製作一個表格,記錄下你和孩子做每一件事所用的時長。只要每次孩子在做同一件事上有進步一點點,都可以獲得相應貼紙,根據貼紙數量給予孩子一定獎勵。

3.其他輔助方式:家長平時還可以指導孩子閱讀或者給他講述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到時間是什麼,並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有了時間觀念,孩子做事的速度自然也會提高。

04、多用“鼓勵法”,提高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曾今聽過樊登分享他兒子嘟嘟起床的一個案例,說嘟嘟起床,從來不讓人著急,主要因為樊登作對了這一點。

又到開學喊孩子起床時間!週末起得比雞早,上學起不來怎麼破?


嘟嘟兩三歲時,一家人出門赴約。嘟嘟著急地說:“咱們趕快去,別遲到。”樊登瞬間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專門停下來說:“嘟嘟,你知道嗎,你有一個行為很棒,你很守時。守時是一個非常好的行為,這個社會上的人,都喜歡和有素質的人打交道,所以你這個行為很受歡迎非常好。”

是樊登的鼓勵和肯定,讓嘟嘟得到了正向激勵,也讓他懂得守時的道理,從而使他律變自律,可以自主管好自己。

所有在孩子起床這件事上,家長一定要慎用打罵這種粗暴方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建議家長少訓斥打罵,多鼓勵表揚.曾看到這樣一句話:當孩子感覺好的時候,他更容易做得更好。深以為然,覓得契機正向鼓勵,事半功倍。

《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上顯示,中國少兒超6成睡眠不足,8~9小時才是理想睡眠時長。要想孩子上學早起,週末可以晚起,按時早睡是前提。找到叫醒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起床再也不會一地雞毛。

讓清晨成為美好的開始,讓孩子在愛與愉悅中醒來,讓家成為溫馨的港灣。如此,才能讓孩子擁有和顏悅色綻放的力量。

我是幸福的恐龍麻麻,二胎寶媽一枚,中醫育兒和思維導圖的踐行者,定位在0-6歲的寶寶健康、情緒和習慣培養、教育上,與每位家長一樣心繫寶寶健康與成長,不斷追求自我實現和辣媽修養之道!

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科學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