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鸭( Dayu duck)俗称大余麻鸭、大粒麻鸭,

· • 一、一般情况

· •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 •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 •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大余鸭原产地为江西省大余县,主要分布于大余县和南康市及广东省的南雄市。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大余县位于北纬25o15’~25o37’、东经114o00’~144o44’,地处江西省西南边缘。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层山叠嶂,中部丘陵山脉海拔300~500m,东部章江两岸的平原与冈地海拔在2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8.5℃,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7.2℃;无霜期301天。年降水量1563mm,年平均日照时数1499h。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甘薯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大余鸭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大余一带的“南安板鸭”(大余县古称南安府,故称“南安板鸭”),具有皮薄肉嫩、骨脆可嚼、腊味香浓、皮肤洁白、定型美观的特点,号称腊味之王。1850年广东商人用此作为礼品馈赠港澳亲友。随后,“南安板鸭”畅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市场,久负盛名,并因此促进了大余鸭的饲养。1930年前后,鸭农引入广东省邓坊麻鸭饲养,用邓坊麻鸭与本地麻鸭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留优良个体,经50多年的不断选育形成现今的大余鸭。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大余鸭饲养量1990年约为80万只,2005年约为10万只,2006年约为11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大余鸭( Dayu duck)俗称大余麻鸭、大粒麻鸭,


1.外貌特征 大余鸭体型中等偏大,头稍粗,喙以黄色居多、少数为青色;皮肤白色。胫、蹼呈青黄色。

公鸭颈部粗,头、颈、背部羽毛红褐色,少数头部羽毛墨绿色,镜羽呈墨绿色。母鸭颈部细长;全身羽毛红褐色,有较大的黑色斑点,称“大粒麻”;镜羽呈墨绿色,少数有白颈圈,鞍羽杂有白色。雏鸭全身绒毛呈黄色,背部及头部各有一小块浅黑斑。

2.体重和体尺 大余鸭成年鸭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 在舍饲条件下,大余鸭56日龄饲料转化比为2.4~2.6:1,初生至21日龄成活率为95%,22~56日龄成活率为98%。

大余鸭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肌肉主要化学成分见表4。

2.蛋品质 大余鸭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5。

大余鸭( Dayu duck)俗称大余麻鸭、大粒麻鸭,


3.繁殖性能 大余鸭平均175日龄开产,开产蛋重65g左右,500日龄产蛋数190个,300日龄平均蛋重82g。种蛋受精率9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2%左右。就巢率10%~15%。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种场保护。大余县畜牧良种繁殖场承担大余鸭的保种任务,2006年有保种群公鸭40只、母鸭280只。大余鸭1989年收录于《中国家禽品种志》。

(二)选育利用

大余鸭主要用于加工板鸭。用樱桃谷鸭与大余鸭杂交,杂种鸭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每年出栏杂交商品鸭150万只。

五、品种评价

大余鸭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皮薄、毛孔小,肉质细嫩,是加工板鸭的优质原料。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本品种选育,并筛选配套杂交组合,在保持其优良肉质的前提下,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