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跌價!6月液晶面板入“冬”

65英寸面板,價格下跌10美元;從32英寸到65英寸沒有一個尺寸不“跌價”;所有主流液晶面板尺寸都創出歷史最低價……6月份以來,液晶面板行業“價格加速”下滑的格局遠超過市場預期,業內人士無不感嘆“一夜入冬”。

最強跌價!6月液晶面板入“冬”

超預期下跌,原因在哪?

2016年6月到2017年底,32英寸液晶面板價格一直維持在72美元左右,而現在價格只有38美元;同期200美元左右的55英寸面板現在均價只有122美元;40英寸面板更是從2017年中的140美元下跌到現在的68美元——跌幅超過一半!

行業專家表示,兩年來液晶面板市場的價格下跌,亦多次被認為觸底,但是2019年6月份再次出現全線無一倖免的價格下跌、跌破歷史底線,著實超過大多數業內企業的預期。

對此,行業研究認為,價格下跌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近年來8.6代線、10.5/11代線的產能增加,以及6代OLED線對中小尺寸液晶市場的擠壓,導致中小尺寸產能轉向大尺寸,造成了行業供給的持續增加;第二,液晶面板行業需求低迷,PC市場持續萎縮、手機市場2018-2019年全球銷量下滑,且面臨OLED顯示對液晶顯示的衝擊、TV市場銷售形式亦比較低迷、僅有的不斷擴張的商用顯示市場,受制於基數小,供給消納能力不足以抵消其它行業的低迷。

“產的更多、消費卻不見起色,甚至局部萎縮,這構成了產能過剩背景下的市場價格戰。”對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韓淘汰了一部分液晶生產線,但是產能卻並未退出市場:一方面,這些線被作為二手線出售,在其它地區再次恢復生產;另一方面,日韓在空出的生產空間中增產了OLED面板——二者導致,“地區企業縮線成了全球供給增加”。

但是,導致6月份全球液晶面板供應格局變化,超過預期的因素不是以上這些“長週期”事件。分析認為,貿易戰升級威脅導致的全球經濟形式不明朗,以及618的電商節銷量不及預期,是導致6月份,尤其是下旬市場價格加速超預期下跌的“短期因素”。不過,雖然口頭上稱此為短期因素,這些因素是否會“短轉長”依然是未知問題。

下跌就是調整的機會,成本戰啟動

面對新一輪的液晶面板價格下跌,行業市場的反應比較謹慎:因為在成本線上的跌價,不僅意味著“行業價格趨勢的變化”,更意味著這種變化的自身“不可持續性”——沒有哪一個面板企業能夠長期賠錢銷售產品。

因此,6月份下旬以來,已經有部分面板企業“降低生產線運作頻率”,以降低供給的方式平穩價格,並減少財務上的損失。行業人士認為,這恰說明,2017年三季度開始的行業價格下降,已經進入“嶄新階段”。——存量市場重新分配。

從市場價格邏輯看,很大的價格下降因素來自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增產”:包括OLED/二手LCD,8.6/10.5/11代新線。這些增產嚴重影響了全球市場的供給結構。例如,四川地區近年建設了中電熊貓8.6代線為代表的3條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以及1條成都京東方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在建信利(仁壽)5代和綿陽惠科8.6代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以及綿陽京東方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這樣的建設高潮只是我國大陸地區顯示面板擴產的冰山一角。

最強跌價!6月液晶面板入“冬”

那麼一個新問題就在於“面板企業不知道大規模擴張會導致價格下降嗎”?對此,京東方用實際行動做出回答:2017年底合肥全球首條10.5/11代線投產後,一直以“市場成本”價格向外銷售,徹底打破了此前日韓企業對65英寸及其以上大尺寸面板的高價格壟斷。京東方有這樣的“戰略”源於其“成本上的優勢”:比較韓國8.5代線一塊玻璃基板切割3片65英寸面板,邊角料佔據近4成加工面積;10.5/11代線切割65英寸的玻璃基板利用率高達95%,且一次能切割8塊65英寸面板。效率高、成本低,這使得市場過剩、價格戰之下,不同企業的壓力“截然不同”。

“韓日臺三地的面板企業,目前的優勢主要在於先發的時間上;我國大陸地區的優勢則在於規模化的產業鏈、多元的供給和成本窪地上。”業內專家總結認為,當國內企業利用10.5/11代液晶線、6代OLED線實現技術追平,甚至反超之後,在應用端市場擴展不利的背景下,全球面板業的競爭焦點正在轉移到“成本”這個唯一差異化核心因素上。

價格進入虧損區間,才能促進高成本、落後產能的退出。例如最近JDI的再次裁員,三星8.5代線加速撤出並轉向QD-OLED實驗技術;以及臺灣群創中小股東提出的群創和友達合併建議等,都體現了行業產能在價格和成本壓力下的“結構性”重整趨勢。

所以,雖然基礎市場表現依然是價格戰和降價,但是深層的市場變化卻是全球面板產業的“佈局重構”。6月份下旬的大規模降價,突破歷史低位,恰是這種變化的“轉折點”。一場以廠商成本控制能力為核心的面板世紀大戰正如火如荼。

優勝劣汰開啟,面板業進入3.0時代

“這一輪市場價格戰將是超預期的。”這是行業人士對目前液晶面板價格走勢的基本共識。從傳統角度看,新世代線的技術創新(目前主要是中國大陸的10.5/11代線和6代OLED)往往由於產能增加的變化,導致2年左右的行業價格下降趨勢。但是,此輪價格下降已經接近2年,且再創出新底,具有多元性市場因素協同,而非簡單的供給創新原因的特點。

因此,行業人士認為長達3-4年的一輪行業價格下滑週期正在進行。市場需要對此有長期準備。而這種長週期的變化,在液晶面板歷史上也曾出現過:第一次是,液晶面板顯示製造重心從美國等國家轉移到日本;第二次是從日本轉移到韓國和我國臺灣省;而本次則渴望促成全球顯示面板製造重心轉移到中國大陸地區。——後者可以被稱為面板業的3.0時代。

最強跌價!6月液晶面板入“冬”

國內顯示面板領頭羊京東方,剛剛完成“交接班”的企業領袖王東昇表示,“現在總量過剩,主要是國內投資過多”。王東昇預計,“未來一兩年、兩三年內,一定會倒掉一批企業。”今後經過優勝劣汰,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剩下3~5家主要企業,才會是健康的競爭格局。

按照王東昇的判斷,全球顯示面板業要死掉多一半企業。這也是目前價格戰下真正的行業“機遇”所在:熬過去的就是一馬平川,熬不過去的就要做別人稱王的墊腳石。這方面,國內面板企業早有準備:比如,10.5/11代線為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屏幕製造經濟性,而大屏幕是未來8K電視的標配;同時柔性的OLED 6代線也是中小尺寸顯示的創新方向,摺疊手機和摺疊顯示的消費電子設備會成為差異化產品。這些行業制高點的創新,是本土企業“除成本優勢之外”的更為重要的“信息所在”。

總之,面板業“一夜入冬”。但是這個冬天是“野火燒不盡”的冬天。行業龍頭企業等待的是“春分吹又生”。冬日的凜冽正是優勝劣汰的動能,是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的機遇:誰會笑到最後,或許再過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徹底見分曉。

最強跌價!6月液晶面板入“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