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一位母親偷看了女兒初中時的日記,讀了之後非常憤怒,因為她發現女兒在日記裡寫了她的性幻想。她對女兒說:

“你太無恥了,在這麼小的時候想這些問題!”最後,媽媽說她會把女兒的日記告訴老師和同學。女兒感到非常生氣,與她的母親爭吵,但母親堅持要告訴學校。女兒被迫離家出走,母女關係變得僵硬。這位母親所做的事既愚蠢又錯誤,錯在哪裡?第一,她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孩子的隱私權是不能侵犯的,簡單地說隱私就是一個人不願意告訴別人的事情;第二,她不但偷看了女兒的日記,而且還揚言把日記的內容告訴老師,把他人的隱私通告給別人,是錯上加錯。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母親偷看女兒日記

不止一位家長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不像以前,他把一切都告訴了父母。”有些家長髮現孩子揹著父母,有些東西瞞著父母,同學之間的書信和日記總是放在一個鎖著的抽屜裡,他們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壞毛病。這種父母被用來保護和安排他們的孩子的一切形式的教育。他們中的一些人盡其所能閱讀孩子的信件和日記,因為他們發現他們對自己有保留,然後用具體的內容作為孩子“錯誤行為”的證據,傷害孩子的自尊。這樣,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渠道進一步封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隨之喪失。關心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過度的干涉,不允許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是不合適的。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父母過度干涉孩子隱私

人的心理發展是分階段的。在嬰兒期,所有的孩子都依靠父母在青少年時期,父母仍然被視為學習和模仿的第一榜樣。但是,進人青春期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成人意識的出現,他們不得不接觸到社會生活。此時,人類隱私權的內容發生了變化,範圍也逐漸擴大。隱私可以是特定的得失,也可以是個人的理想、觀念、人際關係、身體狀況等。個人隱私的保護是適應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保護隱私是保護自身的一個方面。隱私權是公民對以個人生活秘密和個人生活自由為內容的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權 ,對隱私權的重視是社會文明的進步,懂得個人隱私的保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法

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隱私,很難想象社會會是什麼樣子。這樣的社會怎麼能進步同樣,如果一個人總是不正當地向公眾暴露自己的隱私,勢必使他無法適應社會生活,導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也標誌著他的心理素質問題和心理年齡的滯後。當孩子的隱私意識增強時,父母應該感到高興。 因為這是你的孩子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一個毫無保留的愚蠢的孩子,如果在父母和其他人面前說出內心的感受,就不會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人們有他們不想告訴別人的私事這是隱私。應尊重個人隱私,法律也規定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犯,這就是隱私權。侵犯兒童隱私權是家常便飯,侵權者往往是家長。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那麼,對孩子隱私權的損害是什麼?傷害兒童自尊,隱私常常涉及個人缺陷以及兒童自尊的記錄。漫不經心地洩露孩子的隱私,破壞了孩子的自尊,打擊兒童自信心。在不尊重孩子的隱私的情況下,孩子將不會對這些自救方式給予更多的關注,並將極大地減少兒童的慾望和能力,以防止兒童健康成長;一些孩子的隱私涉及他的同學、朋友們,例如,與朋友們一起從事那些不合適但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活動。老師和家長知道後,會不加選擇地公開,破壞孩子與他人的友誼;弱化孩子與愛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孩子的隱私經常受到侵犯,家長也不善於補救。結果一定是孩子們對父母的反感和不信任。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孩子之間的友誼破碎

一旦雙方形成了差距,兒童的有效教育是困難的。你應該先尊重孩子的隱私權,然後讓孩子主動談論自己的隱私。隱私的特徵是一定程度的相對性,隱私可以改變。如果你不信任你,那就是隱私。如果你相信你,這不是隱私。瞭解孩子,並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沒有尊嚴、沒有隱私的個體,恰恰相反,我們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優勢和教育,發揮真正有效的作用。當一個孩子對你懷有敵意,與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你疏遠時,你根本無法接近孩子,也無法理解孩子的內心。教育只是表面的,不是真正的教育。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隱私,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剝削自省能力?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為了贏得孩子的信任,讓他們主動、自願地公開自己的隱私,我們必須努力做到:長期培養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培養孩子與父母交流思想感情的習慣;履行他們對孩子們的承諾,當他們不能履行時,我們也應該解釋原因,得到他們的理解;作為父母應該放下心來,相信孩子能帶著秘密健康成長。如果有條件,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單獨的房間,或者給孩子一個抽屜,只有他可以打開,讓孩子擁有更自由和更安全的空間;必要時,拿出你的秘密,與你的孩子分享他們的秘密;即使你知道孩子的秘密,也不要嚴厲批評孩子。像幫助朋友一樣幫助孩子,給他們一些想法和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