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青少年艾滋病增長5倍!北大團隊發表傳染病10年流行趨勢


十年間,兒童和青少年傳染病的主要死因從狂犬病和結核病轉變為艾滋病。


過去幾十年,中國成功消除了天花、小兒麻痺症等11種傳染病,麻疹等13種傳染病也處於低流行水平。傳染病大幅減少,中國的兒童和青少年從中獲益諸多。然而,考慮到兒童和青少年仍然是最容易感染傳染病的年齡組,仍有必要進行相關追蹤、監測和防控。


近日,北京公共衛生學院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馬軍教授領銜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概述了中國兒童和青少年中持續存在的傳染病(除新冠病毒病[COVID-19]以外)的10年變化趨勢。


中國兒童青少年艾滋病增長5倍!北大團隊發表傳染病10年流行趨勢


這是一項國家監測研究,收集了中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在2008-2017年間的兒童青少年的傳染病數據,共覆蓋44種法定傳染病,分為七大類:需檢疫隔離、疫苗可預防、胃腸道病毒相關、蟲媒傳播、人畜共患、細菌性、性傳播和血液傳播。


數據顯示,2008-2017年期間,近496萬名6-22歲中國人群曾被診斷為44種法定傳染病中的任意一種,其中男性304.6萬,女性191.4萬。兒童青少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發病率從2008年的280人/10萬人下降到2015年的162人/10萬人,但2017年再次上升到242人/10萬人,很大程度上與腮腺炎和季節性流感有關。


所有患者中,有2532人死亡,其中男性1663人,女性869人。十年間,傳染病的主要死因從狂犬病和結核病轉變為艾滋病,尤其是在男性中。傳染病死亡率從2008年的0.21人/10萬人穩步下降到2017年的0.07人/10萬人。


中國兒童青少年艾滋病增長5倍!北大團隊發表傳染病10年流行趨勢


不同類別傳染病的發病趨勢有著各自特點,各年齡段的發病率也有所不同。總體而言,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胃腸道病毒相關以及細菌感染性疾病仍具有很高的流行水平。


  • 高死亡率的需檢疫隔離的傳染病已經有效控制。霍亂和鼠疫基本消失。出血熱的發病率低且穩定,在這類傳染病中,是每年每個年齡組中的主要疾病。

  • 在研究期內,大多數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生率降低到較低水平,特別是對於風疹、麻疹、甲肝和乙肝。除腮腺炎和流感外,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從2008年的96人/10萬人下降到2017年的7人/10萬人。2017年,在疫苗可預防的11種傳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在13歲以下兒童中占主導地位,但在13歲以上兒童中流行性乙肝和季節性流感更多。

  • 胃腸道病毒傳染病的發病率基本保持不變,傷寒、副傷寒、痢疾的發病率持續下降,但手足口病和傳染性腹瀉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手足口病年平均相對增長率為8.6%,主要影響11歲以下兒童。感染性腹瀉是12歲以上兒童中最常見的感染。

  • 蟲媒傳播傳染病的發病率都有所下降,瘧疾的減少尤為明顯。流行性乙型腦炎在10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登革熱從2011年開始變得最為常見。

  • 人畜共患感染仍處於低發病狀態,但仍有難以預測的暴發性疾病,如甲型H1N1 2009流感大流行。此外,布魯氏菌病是每個年齡段中最常見的感染。

  • 細菌性傳染病中,猩紅熱病例在十年間增加了一倍,主要在6至11歲的兒童中占主導地位;但結核病仍然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主要影響11歲以上青少年。

  • 性傳播疾病和血源性感染顯著增加,特別是在2011年-2017年期間,艾滋病發病增加了五倍,從2008年0.27例/10萬人增長到2017年1.49例/10萬人,特別是男性。淋病、梅毒和丙肝是所有年齡段的常見疾病,其中丙肝發病率更高。


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染病控制的差異明顯,中國西部的兒童和青少年傳染病負擔相對特別嚴重。


中國兒童青少年艾滋病增長5倍!北大團隊發表傳染病10年流行趨勢

▲中國西部的兒童和青少年傳染病負擔更重,圖A-F依次為疫苗可預防、胃腸道病毒相關、媒介傳播、人畜共患、細菌性、性傳播和血液傳播類傳染病(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者團隊指出,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在傳染病控制方面整體比較成功,6-22歲兒童和青少年因傳染病死亡已經非常罕見。但仍然存在諸多挑戰,包括減少地區不平等,擴大疫苗接種,艾滋病防控,加強疾病治療,對高度傳染性的季節性和不可預測性疾病採取早期和有效應對措施。


[1] Yanhui Dong, et al., (2020).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analysis of national surveillance data from 2008 to 2017. BMJ, DOI: 10.1136/bmj.m1043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