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有人曾這麼評價過織金洞。

作為旅遊洞穴之首,織金洞的名聲雖然很大,但因為地方偏遠,並不如黃果樹一樣的吸引人。

聽過很多次,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去看看,這個洞天是如何的“誇張”。

織金離貴陽約兩百公里,乘兩個半小時的火車到織金站下車,火車站附近很多小黑車,去的時候並沒有那種專門的直營直達班車。

織金洞裡織金車站大約還是有一個小時的路程。一路爬山後,在半山腰停下。還要走十幾分鍾才到景區售票處。

每集中二三十人,就會有一個景區的導遊帶領進洞。

洞口並不是很大,很簡單的山洞入口。但在剛下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像獅子一樣的石像,可愛而充滿想象。鎮洞了~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石筍,石柱、鐘乳石經過千萬年的沉澱和成長,形態萬千。

獅子剛過,就是一個大力神杯,也許是靠了集思廣益的取名,但確實有很多都很形象。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大力神杯

特殊的形態,加上燈光的輔助,讓人驚奇,不斷的聽到人說,“哇,真的好像啊”。

這是一個倒懸的琵琶。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倒懸琵琶

越來的走進內部,各種各樣的石筍石柱鐘乳石。

有些已經讓我叫不出名字。洞內是冬暖夏涼,腳下略微溼潤,走路還是要小心些。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這像是一個女子在給老婦人捶背。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接近走到洞的中部,取名靈霄殿,神奇的石柱讓人浮想聯翩。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霸王盔是織金洞最著名的景點,石柱加上燈光的點綴,如一個金黃的頭盔,英氣十足。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高高的石筍在洞內很多,據說這個石筍很多年只能長几釐米,洞內空氣多了以後,會影響其生長。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每一個視角都會有一種不同的驚奇的發現。

這個黑影似乎像是佛陀唸經。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一層一層的華蓋,曾是被誰被遺忘在這嗎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猶如海底世界的龍宮,一柱如珊瑚。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這應該是織金洞的“寶貝”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自然造化。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山洞很廣,一望過去,安靜的讓人緊張。如果人少,還是真有點小怕怕。


被藏在黔西的洞天,原來溶洞這麼美


有些路線似乎因為還沒開發,被封住了。因為這是特殊環境,所以上廁所,抽菸,在洞裡都是不方便的,還是要注意。

游完整個路線大約有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出了山洞,一切迴歸。

真的沒想到,在大山的裡頭,是這樣一個洞天世界。

​山石有千變,織金有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