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古时人身体四肢经常在动,本能充分发挥了,所以少病;而今天都市中人四肢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汝等士大夫阶级,平时享惯物质文明,出门有自备汽车,穿吃方便,何曾用脚走过路,现在汝等在禅堂中大步前进双手摆开,多舒服自在?吃饭走路,这就是人生。乡下人半个钟头走五里路,古人一笠一草鞋,一肩扁担,不问晴雨,走尽千山万水,到处挂褡,何曾有苦?古时人身体四肢经常在动,本能充分发挥了,所以少病;而今天都市中人四肢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百丈禅师——中国佛教史上的大革命家。今天之所以有佛教,佛法能够流传,就靠马祖百丈师徒二人建立了丛林制度,建立了禅堂,设立了百丈清规。百丈会下有四五百人,有四五百人跟着他修道。那规矩严得很。他老人家自己领头做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你看看丛林制度,百丈清规,那真是了不起。个个都是自动自发,共有共享,同甘苦,共患难。任何事情,都是百丈自己领头。弟子们看不下去,劝他老人家不要做,我们来做。他不。后来,徒弟们把他的工具藏起来了,不让他做工,不让他种田。他就一天不吃饭。不要我做,我就不吃。徒弟们吓死了,赶紧把工具拿出来。他老人家又跟着大家一起工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们在社会上活了一辈子,贡献了什么给社会?光在那里享受。然后,还有怨言。你看看百丈禅师的精神!

——《习禅录影》

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这句话有关于教育,也有关于个人修养。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个孩子很好,很乖,他说预备将孩子送到南部一家工厂做工,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看来,像他这样的家庭,无论怎样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会害了这孩子的一生。教育和《孙子兵法》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硬要想办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艰难。以这种道理,就能理解“爱之,能勿劳乎”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人生。

——《论语别裁》

开放以后你看到了平安,但更危险,因为国家的教育方向、宗旨、目标同个人教育方案都没有。你们只晓得开放发展,拼命搞建筑发财,每人都活得很高兴。但是要注意孟子的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中国文化。孟子说,国家、个人、社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才能使国家民族兴盛健康起来;如果大家放松了,只向钱看,光搞享受,结果就很可怕。孟子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看这两句话。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品读南师经典

思想认知提升

学习资料分享

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推荐阅读免费领|育儿动画视频资料—家庭育儿必备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中庸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唯识与中观》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准提法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南禅七日》视频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宗镜录》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讲《楞严经》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圆觉经》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瑜伽师地论》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心经》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列子》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老子》讲记录音

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起分享!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南怀瑾先生|都市人四体不勤,所以百病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