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乾貨(四):管理時間不靠感覺,靠系統

大家好,在上節課中我講到:人生不在於做多少事,在於把重要的事做到極致,要首先做,用心做,然後我們就能夠聚焦到20%的事情,這是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所提到的時間管理的精髓。

史蒂芬·柯維也講到了我們要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可是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我們眼下的事情都做不完,我們如何才能夠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呢?

那我談到的我們要學習GTD的思想,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 的縮寫,來自美國的俚語,在中國把它翻譯成“搞定”。

這是由美國人---大衛·艾倫所寫的3本書《搞定1、2、3》。

《搞定1》我很早就讀了,我也在踐行,我發現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能夠讓我們管理事件。

那我們今天來分享在這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叫大腦是CPU,不是硬盤。

大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是我們大腦的特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了解,我們的大腦有什麼特點呢?

很有意思啊,從中國的三大哲學思想體系都強調的一個話題來談起,中國的三大哲學思想體系儒、釋、道洋洋灑灑反反覆覆嘮嘮叨叨始終在講一件事:講什麼是時間?

時間就是當下,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有當下我們能感受到。

佛經甚至談到“心猿意馬”這件事,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是什麼?

我們大腦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念頭,當我們有些事情沒有完成,我們想著要做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別人委託我們什麼事,或者我們讓別人做什麼事,很多很多的事情,只要這個事情沒完成,我們就焦慮。

那我們大腦又不容易記住細節,昨天讀過的書我們能記得起讀了多少頁嗎?

我們只有個模糊的印象!大腦對細節就不容易記住。

所以當有的事情在很久以後要做的,那我們現在就不著急,那一旦不著急呢,我們就容易忘記,事情一多,我們也容易忘記。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一個思考問題的器官,而不是一個記憶的地方。

但是大家往往把它用來做記憶,而它又記不住,大腦的內存有限啊,所以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們就會焦慮。

然後呢?我們就很容易被分心,分心就讓我們不能專注,所以我們按照大衛·艾倫的觀點來總結一下:我們想把事情辦成,那就要活在當下,就要專注,專注就等於什麼?不分心!

不分心,指的是什麼?就是你沒有那些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分心就等於你有沒完成的事情。

所以我們今天講:我們管理自己不能靠大腦,我們必須靠另外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一定是可靠的,紙筆也算,但現在是互聯網科技的時代,所以最好用手機。

我們要把大腦裡所有的想法寫下來,這也就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意思。

我們把所有的事情寫下來,那我們的大腦就清空了,很多人這時候會跟我講:老師,你說的我懂啊,我們也在記的。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什麼時候在記呢?

你是在忙的時候記,緊急的時候記,開會的時候記,你生活上的事情你記錄嗎?你遠期的事情你記錄嗎?

所以大家記錄地不全面,也就是我們講的:收集得不全面!

我們今天告訴大家,你要把一切事物都趕出大腦,不用大腦來記,那你要有一個非常可靠的工具才可以。

這個工具最好時時在你的手邊,我們很多人的桌子上有一個筆筒,筆筒裡面有很多筆,就是沒有一根能夠出水,你用紙和筆,記一記就丟了,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用手機或者電腦。

手機是最方便的,現在有很多APP,備忘錄.......很多工具我們後續會分享。

當你的這些先進的工具隨時在手上,你就可以隨時記錄,當你隨時能夠記錄,你的大腦就會很放鬆,如果真的很可靠大腦就會很信任,大腦就可以騰出精力,騰出時間不用去做記憶,而是去做思考。

當有新的思考就繼續寫進來,當然了,我們把它記下來只是第一步,這也就是GDP思想精密的所在,我們需要用一個流程來解決時間管理的問題。

我們下一篇再分享,如果你覺得老師的分享對你有價值,做一些回應,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