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病毒沒有最毒,類似疫情還會發生

張文宏: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病毒沒有最毒,類似疫情還會發生

4月以來,中國抗疫進入後半場,上海開始總結此前行之有效的做法並努力加固城池。4月8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召開發佈會,介紹《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

“中國上海如此超大規模城市,為何疫情病例會控制得這麼少?”會議開始前,面對美國加州公共衛生專家的疑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出了上海經驗:早期診斷隔離、疾控迅速診斷,追蹤以後所有密接者進行隔離,避免疫情蔓延。

“作為臨床醫生,我很自豪全方位參與了疫情救治工作。”張文宏認為,無論SARS、H1N1、H7N9,還是新冠肺炎,上海面對疫情時,每次都是有驚無險,這體現了城市管理水平。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告訴出行一客,上海的“一網統管”發揮了巨大作用,超大型城市人口流動梳理得一清二楚,以技術為支撐的群防群控,為疫情防控打下基礎。

目前,上海正在持續織密網絡、鞏固城牆,應對疫情挑戰。同時,汲取抗疫經驗,努力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會有更新的病,沒有最毒、只有最新。”疫情發生後,張文宏時刻在腦中預想,如果武漢的挑戰降臨在上海會怎樣。他認為,這類事件未來一定還會發生,只有藉助高科技、信息化強化應對體系,讓醫療團隊平日練兵,才能有效應對風險。

上海的最新疫情數據如下:4月7日0—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5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4月7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9例,治癒出院328例,死亡7例,在院治療4例(均為危重症)。

張文宏: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病毒沒有最毒,類似疫情還會發生

發佈會開始前,張文宏與美國亞洲協會遠程連線,大洋彼岸的知名公共衛生專家反覆追問:“為什麼在中國上海這個超大型城市,可以把發病人數控制得這麼少呢?”

“所有國家疫情暴發不能控制,都和早期不能快速應對、不能迅速追蹤定位隔離造成社區傳播有關。”張文宏認為,上海從早期發現有症狀的病人,到隔離、診斷、疾控介入、追蹤,速度很快,體系很完善。加上疾控人員的流調、追蹤,隔離密切接觸者,避免了新冠肺炎的社區傳播。

上海防控疫情基本分為兩波,第一波武漢疫情暴發,上海防控;第二波是防止境外輸入病例。

張文宏覆盤並肯定了上海疫情防控體系,面對第一波的重大考驗,上海的發熱門診成為防控的基本盤。病例會遞交給所在醫院感染病科,醫院臨床系統就會啟動,甄別病症。如果是不認識的病,就會高度懷疑、進而釐清原因,隨即啟動第二個環節,也就是疾病控制,一錘定音的診斷。

他同時提醒,上海現在仍不能放鬆警惕。

“疫情何時結束?這個問題無人能答。”張文宏表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本地病例,上海(的工作生活)已經逐漸恢復到疫情之前。之後的防控輸入性病例,更需要依靠強大的體系能力。

4月7日,上海市公共衛生建設大會,上海市政府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具體來說,到2025年,上海擬形成統一高效、響應迅速、科學精準、聯防聯控、多元參與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造平戰結合、專業化、複合型、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顯著提升疫情監測、疾病救治、物資保障、科研攻關等能力,推動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使上海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會有更新的病,沒有最毒、只有最新。”疫情發生後,張文宏時刻在腦中預想,如果武漢的挑戰降臨在上海會怎樣。他認為,類似事件未來一定還會再來,只有藉助高科技、信息化強化應對體系,讓醫療團隊平日練兵,才能有效應對風險。

“所有體系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張文宏說,無論非典、甲流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此前在上海發生的傳染病,上海這座城市總是能應對得很好,這取決於城市管理。不過從臨床醫生角度來看,每次傳染病的發生是教訓,也對完善和改進應對體系提供了更多借鑑。

張文宏: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病毒沒有最毒,類似疫情還會發生

上海未來將推傳染病預報

“如果醫療體系和疾控不融合,那面對新預警時,反應體系可能就不完備,我們會遭受極大的挑戰。”張文宏總結了此前經驗。

地球是個村,傳染病輸入上海,往往只有一個飛機艙門的距離。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直言,上海作為超大型城市,面臨新發、輸入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風險挑戰就更大。

對此,付晨坦言現有直報系統對新發、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敏感性仍存不足的。對此,上海已經在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系統。包括建立症候群監測系統,提高監測敏感度;研發公共衛生智能插件,減輕臨床醫生填報工作量;建立“苗子事件”報告機制,通過早期處理防止“火苗”變“火災”。

付晨透露,上海將結合天氣和氣候數據,開發出傳染病綜合指數,推出傳染病預警預報。

上海正在全面強化疾控力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上海將加強建設各級疾控中心,提升人員、設備、實驗室能力、檢測檢驗平臺等;鼓勵醫學院建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值得留意的是,鄔驚雷直言將加強人力資源配置,穩定公共衛生應急體系隊伍,囊括配備編制、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結構、薪酬體系等。

圍繞處置疫情中的方方面面,上海市開始經驗總結,並出臺了《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體系是重中之重。

張文宏: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病毒沒有最毒,類似疫情還會發生

持續的能力提升,離不開制度的保駕護航。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表示,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涉及的面非常廣,集中統一是整個防控體系建設的關鍵。必須構建統一領導、權責匹配、權威高效的公共衛生大應急管理格局。

同時,上海還將推進指揮體系的數字化、智能化,依託全市“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多數據、全方位、廣覆蓋的市級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大數據智慧決策平臺。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詹承豫告訴出行一客,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城市,實際上跟很多省的情況非常不同。地方政府的應急管理體系,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做不同的探索。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