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作者 | 极光

20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782328288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大众传播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前传播研究都是以传播者为出发点,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率先站在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概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贝雷尔森首先对书籍和报纸两种印刷媒介做了相关研究,并在

《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一文中总结出四种具有普遍性的读书动机: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和逃避动机。

随后,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赫卓格对广播和电视媒介使用形态背后的受众动机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归纳。但这一阶段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无论从方法和内容上来说都比较简单和浅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滞后,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以麦奎尔等人为代表的对电视节目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麦奎尔的研究无论在概念操作、受众样本还是数据分析上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通过对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等六种节目的调查,归纳出电视媒介提供的四种共通的“满足”:心情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和环境监测。

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家卡兹

在发表于1974年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基本模式,补充了媒介接触活动中的社会条件因素。在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进一步补充,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此处也即是理论的主要观点)

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1)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要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5)

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和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媒介的期待,即今天的媒介体验,将影响到今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二、研究假设

(1)传播行为

包括媒介选择、使用,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动机的。人是相对主动的传播参与者,他们对媒介或内容的选择行为是功能性的。

(2)人们选择与使用传播工具来满足需求时具有主动性

人们不是被媒介所使用,而是使用与选择媒介来满足需求与愿望。

(3)众多社会和心理因素会介入人们的传播行为

倾向、互动和环境,会通过诸如人际互动的潜能、人格这样的社会与心理等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媒介的期望,以及对媒介或讯息做出反应。

(4)媒介与其他资源为被选择、关注及使用而竞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欲望

媒介满足人们动机或愿望的程度随个体而变化,这些个体以社会及心理境况作为基础。

(5)人通常比媒介更具有影响力

人的积极性会介入媒介使用的模式与后果,通过这一过程,媒介可能会影响个人性格,或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结构。

三、理论评价

(一)意义

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主要贡献在于:

1

该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

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该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二)局限

1

该理论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媒介供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择。不过从广阔的社会背景看,人们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今天在许多地区,媒介的绝对数量还达不到“丰富”的标准(此处可结合接入沟进行理解)。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那么这一理论也就不具有现实意义;

2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起点——受众的主体需求——的合法性是一向存在质疑的。就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宣称的那样,一切大众文化中的所谓个性都是伪个性,所谓需求都是伪需求,受众的需求是被决定的。需求本身如果是成问题或虚假的,那么功能的满足也就无从说起,该理论就会成为媒介低劣内容制造者的一种借口;

3

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4

忽视了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只是单纯地就受众与媒介的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因此,一方面在于忽视了媒介使用的日常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于使用与满足研究者完全割裂了“需求的满足”与受众从媒介内容那儿获得的文化意义。

四、理论运用精髓:四个效用

20 世纪 60 年代,麦奎尔等人通过调查,归纳了各种节目提供“满足”的各种特点,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和环境监测的四种基本类型,接下来以《奇葩说》为例,具体来看看这四个效用该如何运用。

1

心绪转化效用(diversion):强调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运用: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通常会使用互联网等媒介来获取娱乐需要、缓解自身压力。而《奇葩说》特有的形式与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达到释压与娱乐的目的。来自自各行各业的奇葩们能在正式辩论前轻松暖场,把段子纳进严肃的辩论中,以他们特有的方式给受众带来欢乐。如选手欧阳超作为一名警察,他调侃道:“据统计,第二次申请离婚的人当中,曾经离过婚的概率是100%”,用轻松诙谐的话语击中大众的痛点,将受众的不良情绪成功转换为对事物积极的认知态度。

2

人际关系效用(personal relation):用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和交友的需求。这里的人际关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拟态"人际关系,即对节目中人物产生朋友或熟人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等。

运用:

一是“现实”关系,即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社群内部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关系。《奇葩说》第五季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使其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圈群内部讨论的话题。受众观看节目后共同讨论节目内容,由此产生圈群内部的情感共鸣。

二是“拟态”关系,它相对现实社会关系而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数字媒介所结成的非直接面对面的关系。受众观看《奇葩说》节目时,一种与嘉宾面对面接触的亲切感易在心中萌生。导师间的打趣逗乐会无形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选手们之间的吐槽也让受众仿佛在与朋友进行对话。

3

自我确认效用(personal identity):自我参照、探索现实、强化价值观。通过媒介内容获取自我考评的参考框架,从而进行自身反省。

运用:

《奇葩说》作为综艺节目,不仅有娱乐的一面,更有严肃专业的部分。它将正向价值观巧妙地融入辩题内,受众可在其中完成自我认知与自我反省。《奇葩说》在每一期节目中都会设置一个辩题,如:你认为“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话吗。面对辩题,受众心中会有自己确信的答案。在经过选手们多个角度的分析后,受众对相关问题往往能产生不一样的认知。于是,观看节目的过程便也是充实丰富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过程。经过多期节目的辩题讨论,受众会完成一次较为系统化与全面化的认知与反省。

4

环境监测效用(surveillance):寻求信息的方式。人们通过使用媒介获取信息以满足生活中和社会中对于新近变动信息的需求。

运用:

“环境监测效用”是指通过电视节目获得与自身有关的信息,满足其把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求。《奇葩说》的辩题大多是现实环境中困扰了大多数人的问题,例如辩题“能者多劳是否是一件好事”,它反映了在当前职场中,职场新人应该怎么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最佳利益。受众通过对这个观点的认知与态度,能够更清楚自己在职场中应该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以及选择何种最适合自己的定位。

五、新媒体视域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一)技术因素作为需求的新起源

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在接触媒介以前首先知晓自己的需求,进而对媒介产生一定的期待。

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吸引下,受众可能只是受好奇心或占有欲的驱使,尚未清楚自身需求就进行媒介接触,对媒介使用的满足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媒介体验本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受众是理性的”这一前提条件进行了挑战。

(二)互动对“使用与满足”实现过程的修正

传统的使满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要经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子过程,即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这意味着受众从产生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必须经历这一线性的媒介接触过程,但是互动打破了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而将这一过程拓展成“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媒体→传播者”的链环式。

由此互动为用户带来了反馈,不论这种回馈来自个人还是组织抑或仅仅是机器,它都让用户通过“受众→媒体→传播者”这一过程使自己发出的诉求得到满足。互动强调的不是媒介本身,而是处于媒介两端的主体的行为,媒介仅需最大程度地保持双向交流的顺畅,这也是为何仅为用户提供优质渠道而不注重内容的微信拥有广大用户群,并且功能随着对人们需求的发现不断延伸的原因。

(三)受众“使用媒介”寻求新的“满足”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介平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受众在接收新媒体提供的信息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新媒体平台本身的使用,让受众新的需求寻求到了新的满足。新媒体时代的满足不仅在传统媒体满足形态的基础上延伸了满足的范围和程度,还开创了新的满足类型。

01

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发布信息,自主地表达个人声音,例如在微博等相对公开的新媒体上,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转发的时候加上自己简短的评价,这是受众使用新媒体达到自我表达的满足。

同时,媒体由于自身的特性给受众提供了更多机会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受众可以通过信息和观点的传播,在媒体上进行个人塑造,达到更好的自我实现。例如 Papi 酱等网络红人通过新媒体传播,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02 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以满足受众参政议政的需求

自政府信息在网上发布以来,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发表观点和参政议政的需求。受众可以采取在论坛上发帖、回帖等方式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形成一个公共的舆论空间。同时可以在政府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程度上使参政议政的需求得到满足。

03

使用新媒体本身使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得到延伸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不仅“看”娱乐,而且还自主地“参与”娱乐互动。比如,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受众可以浏览弹幕,并与网友进行实时的交流。新媒体为受众娱乐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除了弹幕之外,微视频、直播等的发展也进一步满足了受众的娱乐和互动参与的需求。

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参考文献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胡祯珍

《新媒体语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帅静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走红分析》 孙柔丽

END

答题班今晚19点开课

课程时间

9月12日-12月22日

上课形式

作业批改+CCTALK直播+录播

课程内容

答题班(专题+答题技巧)、模拟考、热点班总计约150课时

包括21次的精批和3次模拟考打分

赠送目标院校两年真题讲解或精批

课程价格

4000元

课程有效期

2019年拖鞋哥团队所有课程有效期均截止至

2020年4月30日

报名地址

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答题班

1.8万字新传全考研攻略

建议收藏!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我们的

名词打卡吧

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重点来了 | 使用与满足理论究竟该如何用在答案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