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從懷孕那刻開始,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培養出優秀的寶寶。小西牛第一次叫媽媽大概在4個多月,現在1歲2個月了可以清楚的發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每天都提問“媽媽,這是啥?”那麼,今天就來分享下我們是怎麼做中文語言啟蒙的。

出生~3個月 -- 被動接收期

在開始時候寶寶除了哭,大部分時間不怎麼發生,慢慢有了我們所謂的“哼唧唧”的聲音。但千萬不要忽略這段時期,寶寶通常對媽媽的聲音會有偏好,在清醒的時候喜歡通過觀察媽媽和主要養育人,來被動接受很多信息。他們會把頭轉向聲音的方向,彷彿在認真聽。3個月末的時候可以發出一些元音聲音,比如“a"、“o"。

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這時候建議主要養育人要經常和寶寶說話互動,把寶寶當成一個最好的傾聽者,把自己變成一個“話癆”,多以陳述句描述一件事情。比如,寶寶媽媽好愛你呀! 寶寶我們要吃飯啦!寶寶真棒,可以抬頭觀察世界啦!可以嘗試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模仿是一種正面的鼓勵。

4~7個月 -- 咿咿呀呀期

這個階段你會驚喜的發現,寶寶會叫“baba”“mama”啦。每當我們說話的時候,寶寶會開始注意說話的細節,可以發出一些輔音”b” “m”, 當我們叫他名字時,他開始有反應了。並且可以通過聲調的變化,聲音的大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這時候建議當寶寶發出簡單的輔音時,我們會幫他添加元音然後組成一個完整的字,詞,然後造句。 比如,寶寶說 “ma”, 我或者奶奶就會說“m-a, mama. ”我是媽媽,說的時候在拍拍自己,以肢體語言幫助寶寶把發音和物體結合。 千萬不要撇開語境,獨立教詞語。7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嘗試用疑問句,設問句的來說話。我和奶奶在家就經常說比如:小西牛,你困了嗎? 然後接著說: “哦,小西牛打哈欠是想睡覺了呀!

8~12個月 -- “火星語”小話癆

如果之前的互動建立很好,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會有更多的咿咿呀呀了,而且她會越來越明白我們說話的意思。比如,你說一個她最喜歡的玩具名字,她會停下來看著你,好像明白了的意思。比如,她會開始用一些動作配合一些她的“火星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像用手指向她要去的地方,開始揮手說再見等。

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這個階段不再建議家長也說“嬰語”,比如:吃飯飯,拉臭臭。而是用簡單的詞彙說出物體的名稱及動作。比如媽媽說:吃飯,爸爸說:吃飯飯,寶寶是會糊塗的。這個階段寶寶的發音還是不準確的,但不用去糾正她, 而是讓她看著我們的嘴型,慢慢地對她說出正確的發音。

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助力寶寶語言發育黃金階段


語言啟蒙,聽上去很玄乎。但其實落實到每天高質量陪伴上就比較容易。我家奶奶非常優秀,每天都堅持和寶寶聊天,讀繪本,遛彎的時候也和寶寶講看到的新鮮事物。

我也見過有些孩子都快2歲了還在自己說火星語,家長著急的不行。育兒,是最要不得功利的,精力花在哪,時間會看到。多和寶寶互動,再加上一些順應寶寶每個階段發展的技巧就會好起來。媽媽們,快點變身“媽媽牌復讀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