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股价暴跌之余,看它的新零售商业模式是否值得思考。


“瑞幸咖啡”股价暴跌之余,看它的新零售商业模式是否值得思考。

去年“瑞幸咖啡”上市前夕,我还发了篇微信朋友圈来赞扬它。时隔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它就因财务数据造假丑闻,引起轩然大波。仅仅几天时间,关于它的负面消费,各种质疑与贬低及落井下石之言语,充斥着网络。

如果仅只是观看这些内容,我也觉得“瑞幸咖啡”这家伙是不是一台“资本主义的收割机”。我也不去讨论别人说的对与错,真与假,那是专业的官方媒体去干的事。

不管哪个国家的股市,都不是任人撒欢的游乐场,尤其是机制成熟的美股市场。我不相信美国纳斯达克有一大批“傻子”,也不相信那么多聪明的“瑞幸咖啡”背后投资人,会拿自己的钱往一个不可能的“梦”去造。况且“星巴克”的第二大股东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8.4亿元人民币)

我在没仔细看它的商业模式之前,感觉它可能就是一台“资本主义的收割机”。但是在我深入网络查各种资料之余,确实让我发现“瑞幸咖啡”,在这个时代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至于将来这家企业是否落寞与倒闭还是被纳斯达克退市,都不是我要讲的内容。

其实我这个公众号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分享每个企业的优势与商业成功点及这个时代企业它们做的对的一些地方,以我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期望朋友们能融合到自己身处的行业去思考,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前进的道路,又或者给到朋友们有一个另类的商业思考。


瑞幸咖啡的简历

2017年10月第一家店开业,只用了短短18个月,瑞幸咖啡就完成了从创立到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快上市记录。2019年在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2019年5月17日上市,市值42.5亿美金。

2019年1月份“瑞幸咖啡”数据:门店数量和杯量数超过“星巴克”咖啡,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它现有门店近4500家。朋友们你们要知道“星巴克”咖啡1999年1月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开第一家店,20年后的2019年,门店数量才3600多家。

下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下“瑞幸”发展历史:

“瑞幸咖啡”股价暴跌之余,看它的新零售商业模式是否值得思考。

在它没出事之前,这份企业简历我相信堪称完美,羡煞多少人。不过“瑞幸咖啡”从创业伊始就一直伴随着质疑的声音,它的一些操作手法,引来了很多争议和讨论。

其实它的争议和讨论,主要核心点是大家看不明白它怎么实现盈利。高速发展与一些赚钱的方法把人搞懵了,毕竟很多人都知道“星巴克”,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大家都会拿“瑞幸”与“星巴克”有个对比。

“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大陆亏损了整整9年,投入太多,导致股东抱怨,差点放弃中国市场。当然它在培育市场与影响消费者,以及摸索中国市场,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与创新上确实是花了一段时间。

“瑞幸咖啡”幸运的是,当它进入市场时,不需要再来教育市场与消费者,而且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早已不是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时可比的。时代变了,消费群体多了以及消费品质变高了,但这也不足以让“瑞幸咖啡”,这么轻松的赢得市场与发展。


瑞辛咖啡的绝招

这篇文章抛开“瑞幸”的财务造假成见,我们来看看,它飞速成长的背后究竟在商业模式上有一些什么特点,以下部分内容来自“瑞幸咖啡”CEO钱治亚的公开演讲,我的收集提炼与思考:

1、信息系统构建

创业早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构建它的信息系统。没有收银台,全部订单交易都是通过APP下单来操作。用户下单之后可以看到预计完成的时间,用户可以自定时间去取,解决排队问题。

APP里面可以很快,很轻松的找到门店的位置与信息,通过APP可以看到整个咖啡的制作过程,提高体验感。

用户APP下单,门店可以更简洁,更高效的服务。可以收集数据接用户,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与习惯,未来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商品。有数据产生及分析,可以升级它的产品,迭代它的产品及提高它的精准服务质量。

我想这也是为它的快速融资奠定的第一块跳板,传统企业不好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的数据信息构建的不清晰,投资人看不到一些具体的财务数据,无法有效的分辨你的企业价值。

如果以后要是创业或者融资,企业的信息系统构建,我想这是朋友们一定要提前做好的事。投资人对你企业估值以及企业未来发展会有更好的评估,我们也不用担心估值少,自身的底气也会硬气很多。


2、定位精准

“瑞幸”创业一开始就是对标“星巴克”的,还想着怎么才能超越它。市场调研后发现“星巴克”存在的问题是,单价高,配送不便。还出现一种情况:现在的消费者70%-80%是拿走喝的,只有20%-30%是在店内享用,在美国这种成熟的消费市场,两者的比例甚至更高。

对行业大佬与消费人群一番商业拆解后得出它们要走的路线:高品质、廉价、外卖咖啡,也即是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它们也清晰的知道复制“星巴克”的商业路径是行不通的,况且时代变了,商业操作要紧贴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在已有的行业创业,当然要学习行业的头部企业,可以有个对比与参照物,我想应该不只是比,更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要一创业就想着去颠覆别人,颠覆某家企业,我个人觉得站在行业巨人的肩膀翩翩起舞不失为一个好的决策。

移动互联网与时代的变革这两点很重要,无疑给“瑞幸咖啡”插上了资本腾飞的翅膀,为投资者清晰的描绘了一幅可超越行业巨头的画像,同时为它的商业模式可实现,创造了条件。

移动互联网是指“瑞幸”的信息系统构建,可以低成本连接人,也可以让人低成本找到它,没有消费场景限制,消费决策时间也大大的缩短。时代的变革是指“瑞幸咖啡”能快速成长的一步重要棋子,就是“外卖平台”的崛起,让它可以低成本实现咖啡外卖,而不用自建外送渠道。


3、布局清晰

根据它的自身定位,“瑞幸咖啡”把门店分成三种:一种是悠享店、一种是快取店、一种是外卖厨房店。

悠享店:无疑就是类似“星巴克”,一线城市及省会,人流多的商圈开大店,开少店,主要是做品牌形象与体验感。

快取店:这一门店是“瑞幸”的重点布局渠道。门店主要集中在写字楼的大堂、企业内部、以及人流量大的一些地方,面积控制在20-60平方,小一点的没有座位及部分有座位。快取店这部分“瑞幸”其实想解决的是喝咖啡70%的外带需求服务这一块。

外卖厨房店:几乎连门面都没有,专注外送。“瑞幸”可能将来布局90%的店铺都是这种 ,无处不在,能见度密集。消费者不用排队就能快速取到咖啡,提升消费体验,同时也无需为高额的房租和空间装修买单,这样才能够普及咖啡消费。

笔者在手机上下载“瑞幸咖啡”APP,选择城市定位,看了超过100座城市,城市门店的布局,在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及一些二线城市,“瑞幸”平均布局8家门店。我觉得很好的城市,它也没开多店,也没密集的开店,现在这阶段无疑和另一成长中的饮品品牌“喜茶”的开店模式存在截然不同,生存方式也不一样。


4、成本的杀手锏

经营成本低:

在租金和装修上,传统的公司大店,需要非常好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人流量最大、最好的地方,一杯咖啡去到10-12块钱的门店装修成本。但对“瑞幸咖啡”来讲一杯咖啡的门店装修成本可以控制在1-2块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一个是小店铺快取店面积小、租金低,而且也不依赖于门店的好位置,传统的咖啡厅或者说传统的餐饮行业是需要靠线下引流,它要把形象做好,把体验做好,所以门店要很大,位置要很好,但是瑞幸不用,瑞幸靠线上App来引流。

所以对“瑞幸”来讲门店位置不是一定要露出,也不是一定要在金角银边,所以整个租金就会便宜。除了店铺面积小,还有每平方单位的租金也便宜。这是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杀手锏,而且店铺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当然前提是你像瑞幸一样有引流的方式。

瑞幸咖啡的传播能力,主要来自于社交传播,互联网的手段,最突出的就是通过折扣,拉新,而使用传播的一大工具就是微信小程序。

首先通过媒介广告,比如朋友圈,电梯等传统媒介的粗暴方式进行宣传,再之引流到微信小程序,让用户快速注册用户获取免费咖啡,再通过邀请好友方式送咖啡的方式,进行裂变。比如,你第一次注册app,就可以免费领取一杯咖啡;之后还会不断的给你推送优惠券。


人工成本低:

门店和用户以及供应链的打通,提高了整个运营的效率,在成本上也产生了巨大的优势。传统咖啡连锁行业或者传统其他餐饮的连锁行业,都是依赖人,要靠人的经验,要靠店长的决策,要靠店长的责任心管理门店。依赖人的管理这其实是对所有开连锁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一块痛病。

瑞幸的信息化,可以训练它的系统,训练它的决策系统,决策系统会给出最佳的安排和指令,而不是靠店长的经验。另外,所有对门店品质的管理也不是靠某几个人的责任心,而是靠完整的数据记录,通过整个信息化系统突破了过去连锁行业对管理这么多直营店的瓶颈和障碍。也成功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提高。


产品成本低:

“瑞幸”前期的市场调查能力,堪称一绝,深谙成本优势与消费群体心理。尤其在中国市场打拼,时不时遇到一些贬低品牌的个别人与竞品,自身又做一个有点小资调调的咖啡品牌,引领一股新的咖啡消费方式,供应商的选择那更是需要可以在营销层面能拿来吹捧的。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供应链的成熟和模式的成熟,“瑞幸咖啡”单杯的成本目前是13块钱,但仍然能保持很好的利润。传统的咖啡品牌,单杯的成本需要22-24块钱,一杯星巴克的拿铁卖32块钱或是35块钱。为什么要卖这么高,因为成本已经在24块钱了。在这个成本结构里面,最下面的是原材料,原材料的占比特别的低,一杯咖啡原材料的成本加上咖啡豆、牛奶、焦糖、杯子等全部算下来4-5块钱,其中咖啡豆1块钱。其实品牌更多成本花在人力、门店、租金、装修等,还有运营效率的低下。

“瑞幸咖啡”一开始就深知它们的快速复制,离不开供应商,也深知如果玩转供应链就必须有体量规模的优势,而且还要找到稳定的头部供应商。(法国路易达孚、瑞士Schaerer、瑞士Franke 、法国MONIN、DHL以及顺丰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都与其有合作)

这也是和“星巴克”的重资产模式不同,“瑞幸”各项成本低,也是它复制速度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各位朋友们可以思考下,为什么我们所处的行业,公司发展速度缓慢,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找到你身处的行业,找准几个关键点去打破,我觉得非常重要。


瑞幸咖啡的“高级算盘”

瑞幸不仅仅是咖啡,咖啡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它高黏性,高频次,毛利也比较高,场景感也有。在我看来咖啡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潜在的一个市场,但同时,咖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可以通过它跟很多产品有一些场景连接,可以带动其余的产品。

你看为什么从做咖啡的第一天起,瑞幸就要求消费者下载App,通过App和几千家门店连接,可以构建出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在这个销售的网络上,除了咖啡之外,还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其他的饮品,吃的,喝的,穿戴的,解决大家日常办公环境或者其他的场所消费场景中的吃的,喝的,玩的需求。

我相信“瑞幸”最大的生意除了咖啡,就是上述能利用咖啡这个主核心产品,去搭载售卖场景中的其余产品。在新的消费时代,新的消费场景下,在媒介的去中心化上,多品类经营,我相信此路是行得通的。我想这就是投资人,敢去投资的原因,一家企业一定要具有未来发展想象空间足够大。


各位朋友们,我也希望你们能身处行业,站在行业自身的特色下,去串联你的产品至消费端,客户端,供应链端等,把行业的纵深拉的更长远点,看有没有可连接的要素。在零售的变革下以及新时代的发展下,有没有更好的抓手来匹配企业产品,促使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