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親的花衣》作者:少力


散文《父親的花衣》作者:少力

永生難忘的父愛


好文章+好聲音+好配樂=好作品


作 者:少力

誦 讀:春梅

音效設計:楊銀安

每個女孩兒都穿過自己最滿意的衣裙。然而,如今我已記不起那些曾令我最滿意的衣裳,是何款式?是啥顏色?

唯一給我溫馨記憶的衣裳,是父親為我添置的幾件新衣。

第一次穿上父親買布做的新衣,並非父親特意為我而買。60年代,我家與眾多家庭一樣,每件新衣都要從老大穿起,我這位家中的次女,自然難存穿新的奢望。可是,那次,愛挑剔的大姐卻給我一個機會,她相不中父親為她買來的綠閣花布。於是,母親做主,為我縫製了一條新棉褲。

多漂亮啊!穿上新衣,我故意串了左鄰右舍的門,旨在展示父親為我添置的美麗新衣。只是小小年紀的我想不通:大姐為何嫌棄那麼漂亮的花衣。現在想來,也許是她穿慣了新衣,缺乏我和妹妹盼穿新衣的愛美之心吧。

在父親為我添置的眾多新衣中,最令我感到滿意,也最難忘懷的,是一件綠色毛衣。

記得,剛剛考上高中的那個冬季,出差歸來的父親,花15元錢為我買了一斤綠色的毛線。15元錢,在今天已算不得什麼,甚至連一斤普普通通的豬肉都買不到。可是,40年前,那足夠一名高中學生繳納全年的學費。

當天氣還不是太冷的時候,我便穿上了父親為我添置的綠色毛衣。

真是,人靠衣,馬靠鞍。當我穿上那件綠毛衣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的眼都直啦。而我的臉,也在同學們喝彩的目光中,變得燦若朝霞。遺憾的是,我沒能留下一張身穿綠毛衣的青春照。但是,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在我的心中,青春的亮麗永不褪色。

可不,一雙白球鞋、一條米色褲、一件綠毛衣,穿在16歲少女的身上,能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嗎?

其實,任容貌,當年的我,理當居年級女伴兒中的十名之外。但是,僅僅因為我擁有一件女同學們所望而不能及的綠毛衣;擁有與青春魅力相匹配的少女文靜和身為學子的刻苦與勤勉,才使我以美的氣質挫敗了眾多擁有落雁之貌的女校友,成為名噪一時的校花。難怪萊辛說:“美麗的靈魂可以賦予一個並不好看的身軀以美感。”布爾斯也說:“沒有智慧,也就不可能有美。”然而,我更讚賞屠格涅夫的話:“人應當一切都美,外貌、衣裳、靈魂、思想。”

父愛,是最美的海!徜徉於父愛中的女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而今,不知年過六旬的大姐是否知悟:一次機會的拋卻,致使無數次承浴父愛機會的失去。然而,我要永遠感激她的大方拋卻,因為,如果不是姐姐將機會拋擲給我,父親也許不會發現:自己這個瘦弱的次女,竟那麼的喜歡他老人家為我添置的新衣;也擁有著與他那麼相近的審美觀。父親,可能就不會一次次為我添置新衣。自然,也就育植不出——當年,那朵美麗的,綠色校花。

慈愛的父親,而今,身在天堂的您,可曾知曉:女兒對您的感激,豈止是件美麗的衣裳,而是您的愛,給我以溫暖、給我以自信,令我記憶到永遠。

@@@@@@

作者少力,原名卓愛華,1962年7月生於江蘇省睢寧縣,畢業於江蘇教育學院,從教多年。1998年進人民日報社工作,2009年辭職照顧肺癌晚期母親,現自由撰稿人。

2000年出版:青少年創新智慧開發365系列叢書《天才的搖籃》。2019年主編:中國詩詞大家系列叢書《古典詩詞集》。著有散文集《遠山》、小說集《藍色的午夜》,待出版。

誦讀者吳春梅,黑龍江省伊春市南岔縣朗讀家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學習經歷,從事少兒口才培訓。自幼酷愛朗誦,用心吐字,為愛發聲,讓我們在繁忙中安靜下來,學會思考和感悟;朗讀,讓詩與美觸碰,讓文字發出聲音。讓那些時光的流轉,遺失的記憶,從字裡行間娓娓道來。

音效設計楊銀安,從事音樂工作50餘年。原中國錄音師協會會員,1999年,配樂散文作品《蝴蝶的懺悔》獲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中國錄音師協會廣播節目技術質量評比三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