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聽漢峪小學老師聊:“細”教育裡有大乾坤

師說│聽漢峪小學老師聊:“細”教育裡有大乾坤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一切都在經歷著變革,教育也一樣。在這一次牽動全國教師的“停課不停學”探索中,我和組裡的老師們一起,多次進行集體教研,對線上學習的課程進行研究。如何在雲課堂中把握語文學習的重點?怎樣才能最快地讓學生接受並學的牢固?學生年齡及自學的能力,視頻學習的接受差異,學生的健康、家長的負擔、居家學習的侷限等要素,一直是我們考慮的重點。

最終我們確定了“深耕細作、紮實推進”的教學思路,把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性內容和與家庭環境聯繫緊密的內容作為重點展開線上教學。把需要師生、生生互動的課文指導和需要與社會緊密聯繫的實踐活動留到返校後學習。

一、課程內容精雕“細”琢

在確定了教學思路的基礎上,一年級就以“識字、寫字”為主要學習目標,融合經典詩詞的積累和課外閱讀的指導,避免了大而全。線上教學不同於現場教學,我們希望有效地利用雲課堂的時間,一步一個腳印,學就要學透。

識字教學本就是一年級學習的重點,我們總結識字方法,並藉助識字單元進行整合學習,在教學視頻中每節課抓一個重點,將“韻語識字”“形聲字”“字理識字”“字族文識字”“編字謎識字”等方法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同時也在後面的學習視頻中及時提醒學生藉助這些方法自主識字。不能面對面考查識記效果,那就讓多種多樣的識字小遊戲登上舞臺,希望可以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同時,藉助每日詞卷的錄音作業,檢查同學們的認讀情況,在週五的複習課中進行鞏固反饋,將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一年級的寫字教學看起來簡單,但對於這群小娃娃們,我們可是一筆一劃手把手來教,才慢慢從一個個“蝌蚪文”有了漢字剛正的雛形。因此我們的線上教學也在寫字的指導上進行了逐步的嘗試,從老師逐筆變紅解說到利用輔助線幫助學生分析結構、筆勢;從藉助網絡資料範寫到老師親自錄製手寫示範;從長篇大論地說到分類整合,提醒學生找出規律再到藉助隨堂小練習檢查學生對於易錯筆畫或筆順的掌握情況,慢慢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除此之外也要對課文有所瞭解,指導學生讀通文章,讀好長句子和對話,返校後在此基礎上,側重理解後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樣返校後的學習,既是對學科知識的拓展延伸,也是對居家學習的強化鞏固。

二、詩詞積累“細”水長流

語文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真章的,要水滴石穿,日積月累,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語文素養也不是僅靠課本上這些文字就能培養起來,我們雖在雲課堂教學,卻要兼顧塑造學生“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居家的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接受水平,確定了一年級下學期古詩詞、兒歌的積累篇目,全部進行解析和朗讀示範,同樣錄製了微視頻,每天在學習視頻中推送一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同時在晨讀指導中進行復習鞏固,幫助學生進行積累。

三、指導反饋“細”致入微

為了清楚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我們 逐個線上家訪瞭解學生線上學習的實際需求和困難,改變固定時間的全員線上答疑方式,提供隨時隨地的個性化指導。如今,我們在群作業中進行每日學習指導,將學生的每項學習內容進行批註和反饋,每一位用心完成作業的同學都將登上第二天的作業明星榜。看著日益提高的作業上交率和越來越認真的筆跡,我們知道,孩子們真的很努力。他們慢慢適應著線上學習的節奏,積累了近四十首古詩詞和小兒歌,書寫也慢慢開始有了書法的韻味。

線上學習已經快兩個月了,在這兩個月裡,我們慢慢摸索著提升課程質量、鑽研錄課技術、學習提高學生注意力的技巧,我們收集著點點滴滴的反饋並在下一週的課程裡努力改進。“細微之處見風範,毫釐之優定乾坤”,希望我們都在這次變革中做到了最好的自己,畢竟看似簡單的教育做細緻做紮實就是不簡單。也希望孩子們能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堅持學習,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