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博鰲的聲音:中國金融大開放,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相持不下,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要麼站隊,要麼圍觀這場世紀貿易之戰!

而就在此時,“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中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放出了將進行更深層次改革的重磅信息,讓國人驚喜,世界震驚,一時佔據諸多世界媒體的頭條,中國迎來了一束強勁的激光。

4月11日,在博鰲亞洲,央行行長易綱發表重要講話!

易綱表示,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已經長時間關注國際貨幣政策的變化,並準備好審慎應對主要央行利率收緊的態勢。同時宣佈了12項金融業的重大開放措施。

其中最引發爆炸性議論的舉措是“5月1日起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以及“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滬倫通”。

消息一出,證監會立刻發文回應,“兩地證監會同意擴大互聯互通每日額度,將滬深股通每日額度由130億調整為520億,港股通每日額度有105億調整為420億。”

如果按時間來分的話,2018年上半年需儘快完成的有6條:

1、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2、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

3、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證券公司。

4、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的額度擴大四倍。

5、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6、放開保險外資經濟公司經營的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2018年年底前儘快完成的開放措施:

1、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濟,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

2、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

3、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

4、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的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

5、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6、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滬倫通。

而這些,對我們國內投資者而言,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中國金融業的大開放,預示國外的“金融狼”要不了多久就要到來了,金融產業競爭會大幅度提高,就銀行來說,由於存在充分競爭,銀行存款利率會上升,貸款利率會下降,從而打破國有銀行在存貸款上壟斷,擠壓其由於過大存貸息差帶來高額壟斷利潤。

你賺的錢,可以自由兌換,匯到世界任何一個你想去的角落,順便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對於任何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

從消費者或者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好處顯而易見,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而付出的成本將越來越低。

比如拿保險來說,如果歐美保險公司能進入中國,我們普通老百姓就能以幾乎是5倍之優的性價比買到美國的人壽保險,而不是要跑到香港用3倍之優的性價比買同類產品。

如果你炒股,可以到外資證券公司開戶,獲得較低的手續費和更加優良的諮詢服務,而不是隻能在國內幾家手續費奇高的證券公司之間選來選去。

.......

在世界貿易體系下的中國人有一個實現消費平等的夢想,博鰲亞洲論壇的演講,算是給這樣的一個夢添上了實現的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