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將步入長壽社會,你的錢夠養老嗎?

來自美國美銀美林的消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人類健康壽命很快將遠遠超過100歲。

美銀美林的分析師稱,“到2020年,醫學知識每73天就將增加一倍,速度遠遠超過2010年的每3.5年;基因組測序成本自2003年以來已下降了99.999%。這使得精密醫學的一個新領域能夠進一步延長預期壽命,預示著一場‘techmanity’的革命。”

如果按照報道中的進度,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遠遠超過100歲。

其實從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預期壽命一直持續增加。150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是35歲,而如今,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7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6.7歲。人類的平均壽命超過百歲,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未來人類將步入長壽社會,你的錢夠養老嗎?

在一個充滿焦慮,一切都要爭分奪秒的時代,設想一下,當人的平均壽命延長到100歲,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哪些變化?

也許那時,60歲的你正值壯年,剛剛進修完,正在準備創業;朋友分佈在各個年齡層,經常和80歲的朋友相約健身;你沒有結婚,正和40歲的男(女)朋友處於熱戀期。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的作者Andrew Scott說過“長久人生的可能性是無與倫比的。

是的當你把人生的長度無限拉長以後,會發現眼前的焦慮也已經變得微不足道了。不用再被時間追趕著往前走,人生每一個階段也不再以年齡為座標,跨年齡交往也將成為常態。

Andrew Scott還提出了多段式人生的概念,他認為,僅靠目前三段式人生中工作期的收入已經難以支撐退休期的生活,多段式人生中,我們對學習,工作,生活的概念會重新變化,最終發展出某個時期工作後,再投入學習,然後再工作的循環節奏。而如何順利通過多個人生階段的過渡期,是長壽時代每個人必須面臨的課題。


未來人類將步入長壽社會,你的錢夠養老嗎?

但很快,有人拋出了另一個問題: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真的有足夠的錢支撐自己活過120歲嗎?

如果我們未來仍然是60或者65歲退休,那就就意味著剩下的四五十年,我們都只能靠之前累積下來的積蓄過日子。

有人算了一筆賬,以現在的消費標準來看:

個人私營養老院:入住要求要有子女,月開銷二千五百元到三千元不等。政府參與的民營養老院:入住要求要有子女或單位負責,月開銷在兩千多元到四千元。高端養老院:入住月開銷一萬元左右。

當你躲過意外和重大疾病,幸運的達到退休年齡時,靠每個月的養老金真的夠養老嗎?

假設物價不上漲,就算每月三千元吧,65歲退休的話,

活到100歲需要:3000X12X35=126萬元活到120歲需要:3000X12X55=198萬元

要知道,這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開銷,如果生病,或是發生意外,又該怎麼辦呢?


未來人類將步入長壽社會,你的錢夠養老嗎?

長壽社會在給我們帶來無限可能性的同時,也需要我們積累足夠的資金來支持我們的生活質量。要想享受長壽人生的福利,就要有足夠的資金積累。

不過,也正如前面提到的,當我們的平均壽命提高到百多歲的時候,多階段的人生將會成為主流。老年人活得越久可能意味著工作的時間越長,或者是一生都在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中。退休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學習、繼續創業,社會也會有更多的渠道,讓我們繼續創造價值。

---------------------

內容綜合自:36氪、新浪財經、獨思有疑,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