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組數據:


2020年春運前六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4.37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


其中鐵路發送旅客6982.6萬人次,道路發送旅客3.51億人次,水路發送旅客493.2萬人次,民航發送旅客1121.0萬人次。


這些龐大的數字,無一不在體現著中國人在農曆新年之際對於家鄉的思念情懷。


翻看一下日曆,發現距離春節只有不到5天的時間了。


今年的春節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恍惚之間,給人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句很扎心的話:快過年了,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無論你是否做好了準備,“年”即將如約而至,走得多遠,都要記得回家,那些最愛你的人,都在等著你。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01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年味並沒有離我們遠去,只是在這個物質富足的時代,我們丟失了當年的自己,那些曾經愛不釋手的玩意,都被高科技電子產品取代了。


是啊,所謂的年味,是吃了無數頓粗茶淡飯後,享受7天的美味佳餚;是勞苦一整年後,迎來短暫的輕鬆;是終日樸素無華後,等來新衣加身。


可現在,我們每天都可以獲得新事物,求之不得的新鮮感被淡化了,因此顯得“年味”淡了。


只是,有的事物可以被取代,有的東西,再傑出的科技也無法替代,那便是人情味。


過年之際,最飽含人情味的便是年夜飯,而“年味”也在年夜飯開始的那一刻走向了巔峰。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龍梅子和王寶強在歌中唱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原來我想衣錦把鄉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裡總有年夜飯。”


不管一家人平時是相伴生活還是天各一方,在年夜飯這個時刻,都要充滿儀式感的圍坐在一起。


看著長輩在歲月的侵蝕下臉上又增添了一道道皺紋,看著小輩隨著時光流逝逐漸褪去稚氣,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這一年的酸甜苦辣,每一言每一語中又彙集著最真摯的感情。


一年一次的年夜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的互敬互愛,在這份愛的滋養下,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34個省級行政區域,雖然文化背景和飲食習慣各不相同,但是在年夜飯桌上的大快朵頤、觥籌交錯中,都深切地體會“年味”。


為此,我們採訪了來自4個不同區域的讀者,來分享他們關於年夜飯的故事和春節的家鄉年味。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02


@京仔小李子,北京


都說北京的美食配不上地位,我姑且接受這種說法,其實北京人對待春節年味還是很講究的。


就我而言,大清早來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汁,中午再去街邊小店來一份滷煮或是炒幹,在寒冬中溫暖了身子,和店裡的人問候著新年,煙火氣十足,下午開始忙活。


許多老北京人年夜飯講究一個四涼、四熱、四肉、四湯菜,“四四見底”的席面。


四涼菜:芥末墩兒、炸咯吱、肉皮凍兒、五彩花生米;

四熱炒:紅燒鯉魚、蔥燒海參、清炒蝦仁兒、燴魷魚菜;

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紅燜肘子、回鍋肉;

四湯菜:燴三鮮、奶湯乾絲、玉米全燴、八寶涮鍋;

討一個四平八穩的吉祥寓意。


我比較特殊,還追求一箇中西合璧,比如說去漢堡王買點誘人的漢堡薯條,為年夜飯增添一抹不一樣的風采。


當然了,再多的大魚大肉,也比不上一家子人團團圓圓,團圓,才是年夜飯最大的意義。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省內沒醉過,山東


我們山東的年夜飯,跟我們山東人一樣,就是“大”,講究一個排場。


就拿蒸饅頭來說,那饅頭都能比頭都大,再塞上幾個大紅棗,做成色彩豔麗的各種吉祥物的樣子,別提有多喜氣洋洋了。


年糕是不能缺少的,意味著節節高;魚也必須要有的,寓意年年有餘;而餃子的地位是最高的,餡就要調好幾種,裡要包著硬幣,吃到的人來年會發大財。


各式魯菜也是必不可少:蔥燒海參、油燜大蝦、糖醋鯉魚、燻鮁魚、炸藕盒、炸茄盒等等;再拌個海蜇皮、爆個釘螺之類的小涼菜,清清口。


年夜飯的飯桌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酒的身影,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歡。


酒載著情,情溶於酒,這一年的愉快與不快,都化作杯中酒,迎接新的一年。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么妹兒,四川


不吃火鍋,不吃火鍋,不吃火鍋!我們四川真的不是隻有火鍋。


雖然一年到頭下來,我也數不清自己到底吃了多少頓火鍋,但是在年夜飯上,最不能缺少的一道菜叫做粑粑肉。


粑粑肉也叫做香碗,就是一道雜燴,是四川特有的一種傳統美食,每逢年節,幾乎家家戶戶都作為餐桌的一道主菜。


除此之外,還有臘肉香腸,自家熏製的臘肉香腸,是家鄉的味道,更是四川的味道。


其他的硬菜多多少少都離不開辣:冷吃兔、口水雞、串串香、缽缽雞、麻辣兔丁、粉蒸排骨,每一道都是四川人的心頭好。


今年我還迷上了康師傅美食搭搭搭的飲品。


比如火鍋局必備的清爽酸梅湯,適合清潤家常局的冰糖雪梨飲料,準備了一箱等著和家人一起分享飲用。


麻辣鮮香,味道盡情徜徉於鼻尖,巴適得很,真的太期待年夜飯的到來了。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靚仔優獸,廣東


雖然我代表不了廣東人,但是至少包括我在內,許多家庭的年夜飯都是去酒樓解決的。


廣東這邊普遍兄弟姐妹比較多,家庭都很龐大,過年大家聚在一起團圓,一般家裡地方不夠,乾脆就在酒樓定一個包間。


我所在的廣州,有許多秘方老字號酒樓,說實話,家裡真的做不出那種味道。


每次年夜飯前,我都會先去滿記甜品點一份甜點,不為別的,就是生活難免辛苦,希望新的一年能夠甜甜的。


至於年夜飯,重頭戲肯定是“盆菜”,多種葷素各自烹製好後,一層層碼放在盆裡端上宴席,實在讓人口水直流。


其他的,無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粵菜:白切雞、燒鵝、白灼蝦、清蒸魚、蜜汁叉燒、紅燒乳鴿......


粵菜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鮮、淡中求美;就如同對新一年的展望一般,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能尋覓到一絲絲美。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03


豐盛的食物、圍坐的家人、窗外的鞭炮,熱鬧的春晚,構成了我們關於年夜飯的記憶。


年年歲歲,最讓人期待的一頓飯莫過於年夜飯。


這頓飯,吃得其實不是飯,品得也不是酒,每一道菜餚裡都傾注著關心,推杯換盞間更是流動著真情,團圓讓佳餚更美味,牽掛讓酒味更醇厚。


年的滋味,都在年夜飯裡。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其中的寓意是人類離不開食物,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滿足,並與身邊人拉近距離。


​過年還有5天,這句話刷屏朋友圈:別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年夜飯固然是春節年味的重中之重,實際上,過年期間的每一頓飯都格外有意義,那些能湊在一個飯桌上吃飯的人,都是最親近和重視的人。


或是許久未見的親戚,或是青梅竹馬的朋友,或是共同逐夢的同學,沒有夾雜著任何利益,有的只是最深切的想念和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