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人工智能的認知複雜度

陽志平是安人心智集團董事長,也是一位認知科學家。在一篇原創文章中從認知科學的角度解讀人工智能。

深度|人工智能的認知複雜度

2016年在人工智能領域,先有AlphaGo戰勝李世石,到了年底又有Master連勝60場,橫掃中日韓圍棋高手,一時間輿論為之震驚。

要用認知科學解釋這個現象,需要引入一個概念,認知複雜度。什麼是認知複雜度呢?就是指你建構“客觀”世界的能力。認知複雜度高的人,善於同時用互補,或者互不相容的概念來理解客觀世界,因為真實世界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

一般的棋類遊戲,認知複雜度比較低,比如象棋。以往的人工智能,在這種棋類遊戲上能獲勝。但是圍棋不一樣,圍棋是高認知複雜度的遊戲,同時標準化程度也高。圍棋高手需要全局判斷和瞬時決策的能力,這和真實世界中,一位CEO管理公司所需要的認知複雜度不相上下。所以,人工智能戰勝人類高手就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由於認知複雜度,我們比較熟悉的“一萬小時定律”不可能在任何領域都管用。這個定律僅僅適用於認知複雜度偏低的專業技能,比如說彈鋼琴、開車等等。像銷售、管理則是認知複雜度偏高的技能。即使練一萬小時,也不一定成為一個出色的CEO。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說,人類智力和心智架構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

自主心智,包括三個模塊,一是進化模塊,比如你看到蛇會害怕;二是內隱學習模塊,比如你小時候學會騎自行車,長大後不用再學;三是情緒模塊,也就是你的主觀體驗,喜怒哀樂。

算法心智,也就是傳統智力測驗測試的範疇,比如信息處理速度、工作記憶等等。

反省心智,就是明白什麼是對是錯,擁有自己的良知。

目前來看,人工智能在算法心智,也就是傳統智商測試的領域表現比較優秀,不管是記憶還是處理信息的速度,都遠超人類。但是人工智能的難點,在於自主心智和反省心智。人工智能短期內很難產生自我意識和主觀情緒體驗。而且人類不光追求把事情做完,還要做好。究竟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人工智能要想學會這一套標準,需要人工智能之間的相互交流、競爭,最後才會自然湧現。

簡單來說,只有出現了大量擁有獨立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並且它們之間相互鏈接,形成了一個人工智能社會,才會開始湧現反省心智。人工智能會做判斷不可怕,如果當它開始質疑與反思自己做出的判斷,那就可怕了。

我把人工智能的勝利,看作一個歷史時刻,因為目睹了宇宙中第三種強大複製子的誕生,就是“技因”。技術的技,基因的因。未來的人類將會是基因、模因與技因的載體。基因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模因和技因呢?

模因,模仿的模,基因的因。所謂模因,就是文化基因,像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等,這些東西會通過模仿,傳播給別人。

技因呢,代表著程序、算法、代碼等一切生活在數字世界的生命體利益。有些人可能會想,對付機器人只要斷電就行。其實,任何一種複製子都會尋求最大的生存空間。未來的人類會時時刻刻攜帶著各類傳感器生活。孩子出生前,技因也會寫入到基因裡。比如,藉助於基因測序,提前調整孩子的基因,就是一個先例。

那在人工智能日益強大的今天,我們人類應該如何自處呢?我認為,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知識可以劃分為三類:信息型、審美型與感染型,分別對應真、美、善。近現代的技術革新也許能幫助人類對真探求到極致,但是在整個人類知識體系中,善或者愛高於一切。歷史迭代中人類從未停止對善良和愛的追求,就像古代貴族訓練當中,必然會有詩歌或文學。這些能喚醒人類善良與愛的技能,未來會越來越受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