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山东省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

在山东

.

.

.

...旁边的河北人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在山东十日游之前

我眼里的山东是这样事儿的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魔性广告词深深的印在每一个95后年轻人的脑海中,几乎成为了小时候印象中山东的标志,然而长大后才知道山东蓝翔办校至今只有30年,还是河南人创办的......

揭开外地人眼中“挖掘机、煎饼卷大葱、山东好汉、青岛啤酒......”这些标签,山东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雄厚的地方,孕育了齐鲁文化。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和文化的创始人柳下惠、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

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山东,简直就是一个可以“挖宝藏”的地方。

要“寻宝”,还是要到山东省博物馆一探究竟。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在《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山东博物馆的战国铜餐具,原本没有在推荐的名单中,但因为它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其中蕴藏的绵延至今的“美器食礼”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达,使得节目的导演组在博物馆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一眼相中了它。同时,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和明衍圣公朝服两件国宝惊喜亮相。除此之外,山东省博物馆还有许多“宝藏”。


史前时期

陶甗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这是一件黑陶甗,因其体量中国最大,被称为中国的甗王。它是一种蒸煮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在使用的时候上部是无底甑,放食物,下部是鬲,放水,中部置箅,篦上有用来通蒸汽的洞孔,可以蒸食物。通过蒸汽加热,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就问你见过这么可爱的蒸锅吗?

彩陶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八角星纹彩陶豆)


【宝藏介绍】

制作彩陶器,首先要将橙红色陶坯打磨光滑。然后用矿物质颜料在上面描绘图案,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最后入窑烧制,烧成后的器物上,就呈现由赭红,黑,白等颜色组成的五彩缤纷的图案了。彩陶器的颜色和陶胎融为一体,色彩不易脱落,美观,且经久耐用。大汶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彩陶器有八角星纹彩陶豆、波纹彩陶壶等。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八角星纹”寓意着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天圆地方的之意,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夏商周时期

亚醜(丑)钺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这件青铜器是堪称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亚丑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石钺和玉钺,放置于墓葬中,已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通常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王公贵族,商代的青铜钺共发现了40多件。这些亚丑钺称得上是最为壮观和精美的。它的长度达到32.7厘米,刃宽34.5厘米,其身上是一个张口怒目的人脸,他的眉毛,眼睛和鼻子都凸出来,嘴巴稍微凹下去,威猛庄严,极其生动传神,在人脸的正反两面都刻着铭文亚丑二字,因此被称为亚丑钺。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极其生动传神的人脸造型,镇馆之宝!



颂簋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这件颂簋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是西周宣王时期的器物。颂簋,铸造精良,庄重大气,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铜器。最为重要的是器物内底和器盖各有152字相同铭文,内容完整的记录了周天子对颂的策命典礼的全过程,铸造了颂簋、颂鼎和颂壶等青铜器,以纪念此事。一铭文中提到颂簋的主人是颂,因此这件簋就命名为颂簋。铭文内容,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特别是策命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流传经历十分具有传奇色彩(见文末),“分量”十足。


秦汉-明清时期

唐三彩双鱼瓶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唐三彩双鱼瓶。这里是一组唐三彩。唐三彩是流行于唐代的一种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这是一件唐三彩双鱼瓶,造型独特,两鱼合成一瓶体,去阖合幸福、吉祥有余之意。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鱼是民间最常用的馈赠佳品,也是唐代崇尚之物,双鱼寓意连年有余,和谐美满,吉祥合欢。双鱼作酒瓶。鱼瓶一起馈赠亲友,情深意长。ps:小编是双鱼座

明代漕船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明代漕船。在中国古代,水路运输曾经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漕运就是由水陆转运各地粮食,供应京师百官、俸禄军饷、宫廷消费的一种转运方式,并且成为自秦王朝之后历朝历代的国之要政。运送漕粮的舟船,在明代史籍中就被称为漕船。这次发现于山东梁山的漕船全身用松木制成,长21.8米,共有13个船舱,正是这样一艘艘通过运河南北往来的漕船和其他民用船只,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为明清时期山东社会经济的大繁荣提供了动力。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如此庞大的体积,保存完整,在气势上有压倒性优势。


孔子文化

孔庙模型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宝藏介绍】

孔庙模型。孔庙的模型,孔庙也称至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庙宇。此后,随着孔子思想影响力的提升,庙宇也不断增修,扩建,到清代,雍正年间,皇帝下令大修。把孔庙建成一座占地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的规模仅次于故宫,享用了皇家建筑格局,为九进院落,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附设建筑分别在左右对称排列,结构十分严谨,孔庙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圣殿。

上榜理由

萌点指数:★★★

孔子不仅是山东人的“老师儿”,更是中国人最尊敬、敬仰的“老师儿”。

写在最后

有人说山东就像中国,西部相对落后,东部相对发达,而厚重的历史,是精神上的包袱,也是财富。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如是说。

河北人看山东:山东宝藏 有点萌

颂簋的流传经历

颂簋的流传如同其他青铜重器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学者刘喜海在北京购得,并编入《清爱堂彝器款识》。刘喜海(1793-1853),诸城人,刘墉从孙,是清道、咸间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字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吉甫,山东诸城人,别号三巴子。善鉴赏金石,著有《海东金石苑补遗》等鉴赏书籍,其所补编《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学研究;《三巴金石苑》为巴蜀地区历代金石图文并茂之第一部著录,对后世影响颇大。

后来此簋归李宗岱。李宗岱(?-1896),字山农,南海(今广州)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副榜贡生。山东候补道员署山东盐运使、布政使,著名收藏家。1885年,先后在平度、招远开办采金工场。1889年,到牟平开办矿务公司。其后代在玲珑办矿达50年之久。

后转手黄县丁氏"泰来"号的丁树贞(一说原为黄县焦氏收藏)。丁树贞(1861-1915),字干圃,号仲立、煦农、陶斋,别号长年,为山东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斋号"海隅山馆",其数世亦官亦商,家资巨富。丁氏为人慷慨大方,并热心社会公益,常有捐资之善举,被清廷加封三品衔,赏戴花翎,并候选知府。后丁氏家道破落,弟兄分家时分割财产,使其器盖分藏。20世纪40年代,器为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收集,后转入山东省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丁氏后人张秀琳女士将所藏簋盖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颂簋始成完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