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匈奴入侵,如果当时换成韩信领军还会有白登之围吗?还用和亲吗?

确实色盲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问题中的假设,它能够成立的一个前提:刘邦让韩信领兵,前去抵御匈奴的入侵。

但是,老爹要告诉你,汉初匈奴入侵的时候,刘邦是不可能让韩信领军去抵御匈奴的。

匈奴入侵,刘邦被围困在平城的白登山上,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01年。这个时候的韩信,在干嘛呢?

他已经被刘邦剥夺了带兵的权力,并且被贬为淮阴侯,变相地被软禁在都城长安。按照老爹的推测,韩信被夺去兵权和被贬为淮阴侯,应该是发生在匈奴入侵之前。

但是,不管匈奴入侵的事件,发生在韩信被贬之前,还是在被贬之后,刘邦都是不可能,派遣韩信带兵前去抵御匈奴。

这背后的原因,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刘邦在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忌惮韩信的,尤其是韩信还有异姓王的身份。

我们知道西汉建立的初期,刘邦分封了很多的异姓王。这些异姓诸侯王,他们的封国完全是独立自治,根本不受中央朝廷的约束。可以说,异姓诸侯王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刘邦的统治地位。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刘邦在西汉政权稳固之后,就着手开始处理异姓诸侯王的问题。

刘邦针对诸侯王们,颁布了很多的限制法令:诸侯王不得使用皇帝礼仪;诸侯国之二千石官,由中央任命;诸侯王无虎符,不得擅自发兵;诸侯王不得擅自赐爵,赦免死罪;诸侯王不得收纳亡命之人;诸侯王当定期入朝;诸侯王之间不得私自会晤等等。

公元前201年的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被变相地软禁在都城长安之中。在这种背景下,韩信是不可能被刘邦重新启用的。

因为刘邦比韩信还更加害怕,万一派韩信带兵抵御匈奴,韩信再次掌握兵权,倒戈一击或者拥兵自重,那个局面是刘邦不想看到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韩信在白登之围战役中,是不可能被派去领军抵御匈奴的,自然也就没有后续的问题。


记录怪咖


提问者根本没有搞清楚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有几句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的刘邦以少量部队被围困在白登山上,刘邦能确保自己不被俘虏就算不错了!还击退冒顿?拿什么击退?汉朝大军确实不少,但刘邦本身和汉朝大军被匈奴四十万大军给分隔开来。汉朝大军进不去,刘邦等人出不来。这就是真实情况。别说韩信指挥了,就是神仙也难逃脱。要知道刘邦小股部队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团团围住,除非以绝对的优势突破重围,否则一切都是白搭。谋略在战争中确实非常重要。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谋略都是浮云。

历史上造成白登山之围这种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还是刘邦本人。汉高祖六年,当时的匈奴单于冒顿多次围攻马邑。韩王信不愿和匈奴打个你死我活,所以多次派遣使者来往和匈奴和谈。而韩王信和匈奴的密切往来让刘邦误以为韩王信要造反。所以刘邦下达旨意训斥了韩王信。韩王信被刘邦训斥后,也害怕刘邦借机除掉他,所以韩王信索性就直接和匈奴联手背叛了刘邦。

刘邦得知韩王信造反后大怒,他亲率了大军前去镇压韩王信。在刘邦的雷霆扫穴之势下,韩王信势力土崩瓦解。战败后的韩王信一边仓皇逃到了匈奴,请求匈奴人庇护。另一边又让他的亲信重新招兵买马伺机再次东山再起。匈奴这边也集结兵力联合了韩王信的部下和刘邦对决,结果韩王信和匈奴联军被刘邦击溃。之后匈奴再次来犯,又再次被刘邦击败。刘邦的两次胜利极大的打击了匈奴人的战意,也刺激了刘邦的野心。这促使他看不起匈奴人,认为匈奴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正因为刘邦的轻敌才导致了后来的白登山之围。

由于数次和汉军对战失利后,匈奴冒顿单于决定不再和刘邦硬碰硬了,反而开始以弱势人,诱敌深入的战争策略。刘邦因为之前和匈奴作战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所以根本没想到匈奴人会使计策,所以在之后追击匈奴过程中,刘邦抛下了大队人马,反而只率领了小股轻骑部队追击匈奴。结果匈奴冒顿单于趁机在刘邦到达平城后,在白登山下以四十万大军把刘邦团团围住了。刘邦小股部队根本突围不出去,而外面汉朝大军又段时间进不来。这就导致刘邦自己把自己给困在了白登山上。

所以说刘邦的困境实际上是刘邦一手造成的。即使以韩信取代刘邦,韩信也没有什么办法。刘邦骄傲自满轻敌中计,这和他的统帅能力以及作战能力是没关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换成韩信被围,没有实力也于事无补。即使是劝说刘邦,韩信有没有那个能力也不好说,历史上刘敬就多次劝谏刘邦谨慎出兵,但最终刘邦不也照样没有理会嘛。所以说,别把韩信当成神仙。韩信的能力是体现在他拥有绝对的兵力的基础之上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用脑读历史,用心讲故事,欢迎关注【讲古场】

汉初,刘邦在与匈奴的战争中,轻敌冒进,导致白登之围。刘邦君臣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万分危机之际,陈平派使者趁大雾拜见匈奴的阏氏,相当于我们的皇后。送去重礼,并且威胁阏氏汉朝将送绝世美女给匈奴单于。阏氏为了自己不失宠,说服单于放了刘邦。从此,汉朝开始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


一、刘邦为什么不敢再站

刘邦在和项羽的战争中,屡败屡战,从不放弃。可是为什么对匈奴一败而不敢再战呢?原因很多。对项羽是内战,不胜则败,无和可言。对匈奴是外战,选择较多。匈奴人居无定所,很难消灭。此时刘邦面对很多国内矛盾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实力的差距太悬殊!

中原大地多年来战火纷飞,满目苍痍。三年灭秦战争,四年楚汉争雄。期间,还有一些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汉朝建立之初,国内经济已经遭受了非常严重得迫害。而匈奴却在此期间,不断的发展壮大,双方的实力对比很悬殊。举几个例子。

项羽彭城大战为什么能够以3万人打败刘邦56万联军呢?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项羽的3万人是骑兵,刘邦的56万多是步兵。这说明骑兵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坦克军团。可匈奴有多少骑兵呢?不知道!但是,围困刘邦的骑兵就有40万之多。项羽的3万骑兵都打不过,怎么和匈奴的40万打?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意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安排灌婴组建骑兵部队。但是马不是说有就有的啊,汉军的骑兵规模是很有限的。两件事情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1. 灌婴在该下追杀项羽的时候,率领本部骑兵共5000人;已经是最后决战了,没必要保留实力了,说明也就这些人;
  2. 刘邦称帝后,想要找4匹同样颜色的马给自己拉车,居然没配齐!

而匈奴的40万骑兵,居然每10万都是同一种颜色的马,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些都说明,汉初,汉匈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刘邦确实打不过匈奴。

二,如果是韩信,又能如何?

如此悬殊的军事实力,就算换了韩信,也无法取胜。韩信固然厉害,但是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并不是说哪一方主将本事大就一定会赢。而且,汉匈将领之间熟悉度不够,文化差异大,很难施以计谋。韩信领兵出征,也许不会有白登之围。也许韩信会固守城池,放弃郊野,让损失最小。但绝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更不能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所以,最终汉朝还是要采取和亲的政策来解决匈奴问题。直到有实力的时候,才会采取军事手段。

文、景两朝,汉朝大力鼓励养马,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使得汉武帝有资本向匈奴开兵见仗。不然,就算卫青、霍去病再加上韩信,也对匈奴无可奈何。

亲若关注我,我必不负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