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你在國內都不守法,出去一定是碰得頭破血流!

任正非:你在國內都不守法,出去一定是碰得頭破血流!


記者:對一些希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沒有一些建議?


任正非:首先中國要建成法治國家,企業在國內就要遵紀守法。你在國內都不守法,出去一定是碰得頭破血流。所以我不支持中國企業盲目走出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不會立竿見影,會幾十年一百年慢慢釋放影響。

第二,要學會在中國管理市場經濟,在中國你死我活地對打,還活下來了的話,就能身強力壯地出去跟別人打。中國要加強法律、會計等各種制度的建設,使自己強盛了走出國門。不然企業走出去會遇到非常多的風險,最後可能血本無歸。所以我認為,中國企業要走出去,首先要法治化,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錢就能投資的。


※內容來源:二十八年只對準一個城牆口衝鋒——任正非接受新華社專訪,2016年3月5日


本文節選自《怎麼把華為打造成華為?——654頁研究報告系統解讀任正非的商業思想》,其中任正非關於公司法務與合規制度及管理思考的8857字,供大家學習參考。


恪守商業道德、遵守國際公約和業務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是華為全球化合規運營的基石,也是華為管理層一直秉持的核心理念。華為長期致力於在業務活動中嚴格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遵從其他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並通過十餘年組織與資源的持續投入,逐步建立起符合業界最佳實踐的合規體系。

任命首席合規官統一管理公司對外合規,直接向董事會彙報工作,在各業務部門、全球各子公司設置合規官併成立合規組織,負責本領域的合規工作;針對貿易合規、網絡安全與用戶隱私、反商業賄賂等關鍵領域,華為還分別成立了專項合規管理組織,實行跨區域、跨業務領域的體系化管理。

將合規管控端到端地融入到業務流程中,實現對各個業務環節運作的合規管理與監管;結合外部法律法規變化及自身業務場景,全面識別和評估風險,制定相應管控策略,落實到流程制度中。

重視並持續提升員工的合規意識,通過培訓、宣傳、考核、問責等方式,使員工充分了解公司和個人在合規遵從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合規遵從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中,成為公司合規遵從的有效保障。

與各國政府主管機構、客戶及合作伙伴展開積極、開放的交流與合作

,主動引入外部顧問對重點合規領域進行審視,與利益相關方溝通華為的合規理念與實踐,持續增強彼此的理解與互信。

華為長期致力於貿易合規、金融合規、反商業賄賂、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合規建設,合規要求已融入到公司各類政策與業務流程之中。

華為正在全球130多個子公司逐步選拔、培訓和任命合規官,設立子公司監督型董事會,對各子公司的合規運營進行管理和監督。海外子公司監督型董事會每年聽取和審議各子公司合規工作專題彙報累計超過150場,確保子公司合規管理得到切實有效的執行。

在現有合規管理的基礎上,華為將持續加強公司自身的對外合規管理體系與能力建設,並繼續促進對外溝通與互動,不斷深化與客戶、業務夥伴的交流和鏈接,以更加開放、坦誠的姿態全面分享公司在合規體系建設上的努力和經驗。


※內容來源:《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2019

八十年代初,我對市場經濟一竅不通,也受了一些嚴重的挫折,在挫折中學習了許多國際法方面的東西。用一年多的時間學習了許多法律。從法律中悟出了市場的運行機制,它對一個企業來講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客戶,二是貨源。政府的管制就是管制這兩者的交易必須在法律框架及協議基礎上運行。


※內容來源:讓青春的生命放射光芒——任正非在網絡產品線奮鬥大會上的講話紀要,2008年6月13日

我對法務部的批示,不要做世界最好的法務部,我要的是最適配我們生產的合作者。


※內容來源:關於人力資源組織運作優化的講話——任總與總幹部部及人力資源部相關主管的溝通紀要,2018年4月20日

遵紀守法,努力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

四中全會的法治化、市場化的決定,是中國百年振興的綱領,我們堅決擁護。幾十年後我們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華為的市場已覆蓋170多個國家與地區,法律遵從是我們在全世界生存、服務、貢獻最重要的基礎。我們不僅要遵守各國法律,聯合國決議,而且在敏感地區視美國國內法為國際法。不然,我們就不可能全球化。

當前世界風雲變幻,危機重重。我們要嚴格的遵紀守法,用法律遵從的確定性,來應對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要嚴格的管制內、外合規,嚴守商業邊界。

在知識產權方面,我們的“核”保護傘覆蓋了世界所有的地區與我們所有的產品,進入任何市場已無障礙。但我們的幹部年輕,從青紗帳裡,走向世界舞臺,還有諸多的短處。我們建立了一批曾經是地區部總裁,有資歷的代表處代表組成的多個國家的子公司董事會,主管內、外合規,履行監督職責,實行個人負責制。即不需要集體討論(集體討論是建設性問題),就可以對可能會引起重大危機的問題,發起攻擊,這就是他們的忠誠。他們的表彰、提拔、獎勵公司不管,對他們的彈劾、批評,必須被最高層批准,從而約束了一群無知青年組成的龐大市場隊伍,成為一支有組織、守紀律、英勇奮鬥的“軍隊”。

我曾經提議過表揚法務隊伍是國際一流隊伍,應領國際一流薪酬,遭常務董事會否決。他們說,法務部打官司是國際一流的,建設性還不行。因此,法律遵從的隊伍建設正在逐步加強。

我們越快速發展,風險越大。我們自身運行風險也極大。

我們所處的170多個國家與地區中,總會有戰爭、疾病、貨幣……等風險。我們已在倫敦建立了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去年管理了178個國家、145種貨幣、5萬多億人民幣的結算量的風險,把損失降到最小。即將在東京、紐約同時建立財務風控中心,用這些國際優秀人才,來管理控制公司的資金運行、合同、項目管理風險。已取得不小成效,為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內容來源:任正非:為祖國百年科技振興而努力奮鬥,2016年5月28日

記者:對一些希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沒有一些建議?

任正非:首先中國要建成法治國家,企業在國內就要遵紀守法。你在國內都不守法,出去一定是碰得頭破血流。所以我不支持中國企業盲目走出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不會立竿見影,會幾十年一百年慢慢釋放影響。

第二,要學會在中國管理市場經濟,在中國你死我活地對打,還活下來了的話,就能身強力壯地出去跟別人打。中國要加強法律、會計等各種制度的建設,使自己強盛了走出國門。不然企業走出去會遇到非常多的風險,最後可能血本無歸。

所以我認為,中國企業要走出去,首先要法治化,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錢就能投資的。


※內容來源:二十八年只對準一個城牆口衝鋒——任正非接受新華社專訪,2016年3月5日

郭平提出,用法律遵從的確定性,來應對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給我們指出了正確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向。


※內容來源:任正非在“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的講話,2016年10月28日

任總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5年1月8日


首先,公司這二十多年來沒有出現大問題,說明公司在管理和治理中、在法律遵從上做了相當多的工作,這就是防火。法務部在公司運作血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作出的偉大貢獻值得肯定。不僅是在座各位,包括沒到會場的其他相關人員都作出了貢獻,這點我們要肯定和表彰。

知識產權部一個員工最近寫了一篇文章《華為:一年交3億美元專利費划算》,我是在網上搜索到的,作為今年總裁辦電郵2號簽發了。徐直軍說,基層員工沒有接觸過我們,寫出的文章居然跟我們的想法一模一樣,太有價值了,我們很高興。可能由於這個起因,我們想跟法務部座談一下,然後把董秘、無線也拽上了,讓他們也光榮一把。


一、華為與友商共同建設未來人類社會、分享利益,法務要學會妥協、灰度。


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經歷重大轉折,從幾千年的傳統社會轉變到信息社會。信息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信息社會的實現形式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但是過去二十多年,我們十五萬員工團結一心、拼命劃“槳”,終於把我們的“航母”劃到了起跑線上。而且在這條信息社會基礎的大數據流量起跑線上的“航母”,也就這麼幾艘。所以現在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要共同擔負起構建未來信息社會的責任,而不是互相惡性競爭。網絡技術包括兩種,一種是信息的傳送與存儲,一種是搜索。我們今天還會停留在信息的傳輸和儲存領域上,那麼我們的思想、理論、網絡架構是什麼,能給世界輸出什麼?我們要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創新和知識產權。

第一,我們的使命是為人類的繁榮創造價值,為價值而創新。創新一定要為這個目的,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首先自主創新的提法本身有片面性,我們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前進。如果我們從地上自己一點點爬起來,當爬到巨人肩膀上時,已經過了三千年。為了更快、更好地實現我們的目標,充分吸收利用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才是聰明人,因為這樣會提高你生命週期的效率。人的生命很短,學這個、學那個,等到滿是學問時,你已經90歲了,還可以像年輕人一樣作貢獻嗎?如果有返老還童藥,那你應該很偉大。只有未來的智能機器人,才可能在19歲的年齡擁有90歲的智慧。所以在創新過程中,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裡,吸取更多能量,縮短創造財富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別人合理收取我們一點知識產權費,其實相對更便宜,狹隘的自主創新才是貴的。我們每年投入10%的研發費用,有一部分研發都從“喇叭口”濾掉了。

第二,要成為行業領袖,不能採取狹隘的在高速公路上丟小石子的方式來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這樣只會卡住世界的脖子,不是我們要走的道路。我們要走的道路是站在行業領袖的位置上,為世界作出貢獻。什麼叫領袖?領袖就是為了世界強盛,對建立世界信息網絡大構架作出貢獻,捨得給周邊人分享利益。我們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公司,怎麼會去阻撓信息流的前進呢?即使你阻擾信息流前進,別人不走你這條路也終究會走到目的地,而你就必然會被歷史邊緣化了。

工業革命時期,為什麼工業發展的速度不夠快?因為當時的鐵路在不同國家有各種類型的軌道(寬軌、窄軌、標準軌道……),不能互通就必然會阻撓全球化進程。儘管英國在推行貨幣統一、語言統一等這些方面作出過貢獻,但工業化時代仍沒有真正走向全球化,全球化是今天才剛剛開始形成的。所以在信息傳輸中,我們支持華為和其他公司共同推行新的全球統一標準,讓信息在全世界無阻礙傳輸,這樣才能造福社會和人類。我們公司不要故意製造一些東西有別於世界,而是要融入世界。

在知識產權的問題上,儘管我們很努力,儘管我們做得很優秀,但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還是不夠。所以在談判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適當的妥協,這就是“開放、妥協、灰度”。不要強勢就不饒人,得意變猖狂是小人,我們要做肚量大的人。“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就是說其實我們在合理談判下,可以對西方公司讓步一點,因為我們還會更強大。你們可以去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好好體驗一下古時候偉大人物的胸懷,有胸懷才能有了天下。

《開放、妥協、灰度》這篇文章應該能代表我的觀點。如何去理解“開放、妥協、灰度”?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簡單問題,黑和白永遠都是固定的標準,什麼時候深灰一點,什麼時候淺灰一點?領袖就是掌握灰度。

所以,即使將來我們領先世界,也不能欺負別人,保障公司踏踏實實前進就行了。我們不是去積極進攻,而是和友商達成適當的平衡性解決問題。當然,我們也要制止惡意競爭對手。過去你們是有成績的,因為達成了一些協定,不讓宣傳,但我認為你們走出了一個非常偉大的里程碑,未來要在建設一個新世界中作出貢獻來。


二、法務體系重點做好“防火”建設。知識產權部要多申請高端專利,不要片面追求專利數量。


第一,對法務部的總定位,我認為“救火”打官司不是主要目標,更重要是做好“防火”建設。法務人員分兩類,一類是建設型人才,一類是訴訟型人才。華為更需要建設型人才,我們的法務人員不是外部律師,主要是建設者,從前期開始就參與建設,使得公司平穩運行。

法務人員不一定是百科全書,但一定要有敏銳嗅覺、認真精神、組織資源的能力。第一,法務人員最偉大的精神,不是通讀百書,而是要有敏銳的嗅覺,能發現項目的機會點、並找到解決方案。第二,要有極端認真的精神。至於有沒有炮、坦克、飛機的問題,打仗時你可以呼喚炮火,聘請大量的律師事務所去幫你。但是如果連你自己都找不到線索,沒有發現機會,也沒有認真精神,那炮火運輸過去幹什麼呢?這兩點很重要,前期的很多事件中,法務部都體現出有這種精神和基因存在。思科官司、摩托羅拉官司以及其他一系列法務問題……,我們之所以能解決,都是因為法務人員有敏銳的嗅覺。

至於業務人員的觀點和你們存在不一致,這就是悖論。如果沒有這個悖論,業務人員完全聽你們的,就會畏手畏腳;如果完全不聽,那是蠻幹,把公司推向風險,這都不行。公司這個結構就是互相制約,但又互相推動。純粹的推動,沒有剎車很危險的,相反就會把車剎得死死的。如果走向一種辯證的關係?這就是開放、妥協、灰度,公司就會既充滿活力,又平穩安全。

第二,在專利申請上,我們不要片面去追求數量世界第一,要多申請高端專利。低端專利是防止黑客產生,有些邊緣無用的專利就沒有意義去申請了。什麼叫低調?那是王者心態!既然都是王了,還要那麼高調幹什麼,大家都已經知道你吃的是肉,為什麼還把油抹到嘴上?

知識產權部運用這些專利到處去跟高手過招,打贏了,就是高手。如果你是去跟門口的幼兒園小朋友過招,那你也只是幼兒園大班級別。你看,圍棋就沒有評判標準,下贏了,八段,再贏了,九段……你若輸了,從九段降到八段,我認為這個彈性很科學。因此知識產權部在不斷地與高手過招的過程中,能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你們還佔大便宜了,有老師在教你們。我們打了這麼多國際大官司,不僅加快了法務的成熟程度,其實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有人問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鬥爭,對 “勝利”如何定義?我認為勝利的標誌就是火車在高鐵路上運行,一直保持合理速度。如果火車被迫減速就算不上勝利,如果加速可能會冒點風險。至於付出去的成本,要因時、因地來評價,授權你們內部綜合權衡。如果我們一味強調一個標準線,第一,可能贏不了官司;第二,法務投入幾百人、幾千人,影響了列車前進,這個損失算下來也不小。

至於你們提到用知識產權賺錢,對華為來說,還不是時候。當然,合理地收取一定的知識產權費是應該的,因為我們也付出了勞動和成本,但不是以賺很多錢為中心。


三、公司要實現賬實相符,法務與業務、財務部門共同來解決問題。


公司首先要實現賬實相符,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共同來解決不做假賬的問題,法務人員更是當之有責。很多國際公司在賬實相符問題上栽過跟頭,輕則鉅額罰款,重則高管坐牢。我們公司的問題也不小,所以我們一定要解決賬實相符的問題。其實,業界對於賬實相符是有成熟的管理方案的,就是建立財報內控機制,通過流程內控手段去確保賬實相符。關鍵是各級業務主管及流程OWNER要重視,要對賬實相符的最終結果承擔責任,要通過流程固化去解決問題,不要讓問題重複發生。全球法務也應該把查假賬納入你們的工作範疇,這是法律遵從問題,做假賬是要坐牢的,不要把假賬置於法務之外。所以不要盲目地建立一個法律架構,走形勢主義,我們一定要紮紮實實的一層層做好。

高級幹部首先要懂法。去年公司坦白申報做假行為的有四千多人,許多都是高級幹部。轉崗的幹部,除了在工程稽查和審計崗位要有3-4個月輪訓,還要把法務加入到需要輪訓的崗位中,普及法律意識。法務部也要拿出措施來,你們可以去重裝旅講課。


四、法務體系為公司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要加強激勵和表彰。


很多年前,公司就已經有知識產權的戰略方針了,就是要保護自己全球業務的安全。從公司非常弱小的情況下開始,到今天我們獲得了平等談判的權利,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二十幾年來,你們默默無聞的努力奮鬥,我們開始也在釋放金字塔三角形所產生的能量。在未來五至十年,法務體系作出的貢獻還會更加巨大,當然還包括其他相關部門,不僅只有知識產權一個項目,所有項目都是在構建公司的未來。

第一,公司正在進行薪酬結構改革,法務人員的薪酬標準不再對標工程師,而是對標法律業界。“天底之下有桿秤”,以前公司只有一個秤砣,所有崗位都對標電子工程師。一稱重,法務員工不懂電子,薪酬定低一些;翻譯等其他崗位員工不懂電子,也定低一些。現在我們要有很多個秤砣,法務人員就對標世界最高的法律業界待遇標準,再來稱重,你達到世界級法律水平,就按世界級薪酬水平付工資給你,我們不怕你拿得比業界標準還多。現在人力資源已經彙報過,從法務開始改革了,只是落實到你們頭上還需要幾個月的過程。而且華為公司只有一個價值評價標準,即按貢獻確認價值分配,不存在中方員工和本地員工的區別,也不存在宗教信仰之間的區別,這一點我們要走向更加開放。

第二,要感謝寫出專利著作的這些專家,不僅是在座的無線產品線人員,也包括有線、終端等各個部門。他們有前瞻性的眼光,如果沒有他們寫出的專利,知識產權部就是缺少子彈,法務也沒有工具。

這次你們拿回來的錢,也應該給專利申請者和撰寫者發獎。你們可以到道德遵從委員會去申請一些金質獎章;獎金具體如何發,你們自己去商量,拿出意見到財委會去討論、博弈。對過去歷史作出貢獻者的回顧表彰,就是對未來前進者的激勵。而且我們要以專利的生命週期為基礎,來認同人的貢獻。“藍血十傑”表彰了退休人員,為什麼專利的金質獎章不可以發給退休人員呢?

第三,目前只是挑了幾個案例進行表彰,其他的事件,你們法務部可以內部表彰,如此滾動起來,人人都是英雄。


五、華為聚焦在主航道,收購是為了彌補管道競爭力建設上的不足,而不是為多元化經營。


從公司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的戰略目標僅僅聚焦在管道業務縱向發展,而不是橫向發展。在管道業務的投資強度,與其他公司相比,應該算比較多的。大家要知道,我們每年投入研發費用80億美金左右,沒有任何困難。在這樣的戰略下,我們的資本結構足夠,現在不需要更多的新資本。我們不可能變成資本公司,資本公司要對資本負責任,我們現在就是對人負責任。

華為從未停止過收購,只是一千萬美金以內的收購不用報給我審批,但我相信收購數量應該不小。我們現在的收購,主要是為了彌補管道競爭能力建設上的不足,而不是為了多元化業務經營的收購。如果我們跨界去收購一大堆公司,會不會有假的?會不會因為經營不善,反而垮得更快?世界上最賺錢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印鈔票,回家印飯票給你兒子,每天他撕一條給你,這點你是可以兌現的。所以不能萬事都做。


六、善於自我激勵。


有人讓我對“無線二十年”進行評價,這還需要我評價嗎?你看無線做到今天多不容易,行業和社會已經給予你們很高地評價了。華為最近做的廣告“芭蕾舞腳”,兩面性,表面很光鮮,但所經歷的苦難又有誰知道?無線產品線已經客觀證明了這一點,為什麼不自我肯定?世界上最偉大的激勵,就是自我激勵,自己相信自己,自己鼓勵自己。當你坐在飛機上看一篇文章流淚,其實就是自我激勵。當你得不到領導肯定的時候,自己把自己表揚一通,如果覺得不夠勁,還可以對著錄音機大喊自己如何好,反覆放給自己聽,也是自我激勵。當別人不認同、不評價你的時候,你就說自己是林志玲,“我不照鏡子,我就是”,這也是自我激勵。當然這個美是不謙虛的,是自己短時間的自我激勵,但說不定你是真美,內涵美。

再次謝謝你們這二十多年的努力,如果心裡愉快高興,今天晚上回家悄悄哭一次,當然這是幸福的眼淚。然後明天更好地迎接未來,好好和家人去度過新年春節。


※內容來源:任總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1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