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高層住宅會被拋棄?明年起,實施2個新規,事關購房者

隨著時代的更迭,我們生活中的諸多方面都在進步與發展,但是有些事物的出現只是是稍縱即逝,是時代的過渡產物,而有些事物則是可以千古流傳的經典,房子也如此。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國人一向住著平房,直到近代才逐漸高樓林立,而這並不算完,因為第四代住房已經初步成型,而將來會不會有第五代第六代住房誰都說不好。


未來20年,高層住宅會被拋棄?明年起,實施2個新規,事關購房者


因此,有不少人認為,高層住宅會是房地產的過渡產物,甚至還有專家預言未來20年,高層住宅可能會被“拋棄”,真的會如此嗎?高層住宅之所以會引來這麼多的爭議,主要有3個方面原因:一是,建築技術進步了,質量卻在退步。二是,大城市裡人口密度太大,蝸居住起來實在使人憋屈,弊端盡顯。三是,後世拆遷與維護工作尚不曾有結論,高層建築會不會真的成為人們所擔心的“窮人所”呢?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正是由於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人們才產生這麼多的奇思妙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少人對於過去接地氣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氣氛格外懷念,不希望平房與小矮樓就此消失。不過,未來住宅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舊小區不會那麼容易沒落。因為明年起,將有至少2個新規開始實施,事關部分正在糾結的購房者,有需要的不妨關注一下。

第一條新規是:上海新版《住宅設計標準》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指出:多層(4-6層)及以上住宅應設置電梯,且每單元至少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電梯廳應滿足擔架通行要求。以及分戶樓板隔聲指標提高至“應小於65dB”,廚房和衛生間的排水橫管應設在本套內,不得穿越樓板進入下層住戶。


未來20年,高層住宅會被拋棄?明年起,實施2個新規,事關購房者


此外,還規定了排水管道應選用降噪、靜音管材,實現從源頭上降噪。而且,還在各功能空間、用電負荷、室內電源插座、遠程抄表等方面細化了相關設計要求,如:每個陽臺均應設排水立管,並與雨水管分開,還細化了對凸窗防護、空調機板、設備平臺等設計要求……可以說,上海的這一決策算是帶了個好頭。

第二條措施是:老舊小區的改造。這聽起來和上述新規差不多,但還有所區別。前者是上海本地的新規,且主要針對的方面是住宅設計。而後者範圍則是全國,且主要針對的方面是質量安全。在本月17號剛剛召開的官方座談會上,發言人特意強調,今後要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做好老舊小區改造,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尊重群眾意願,滿足居民實際需求。

“舊改”的好處,就是阻絕了“棚改”所帶來的金融屬性的肆意發展,同時也避免了人力物力的資源浪費。這次會議,也再次明確地為2020年的樓市畫出了重點,定下了調子。


未來20年,高層住宅會被拋棄?明年起,實施2個新規,事關購房者


未來在破舊的家屬院裡,氣喘吁吁地爬樓梯、水電暖氣線短路、沒開暖氣和燃氣,房屋漏風、漏雨、牆面剝落等問題將得到解決,這些都會從“習以為常”向“偶爾出現”的方向去努力。

由此可見,對於老舊住宅而言,價值依舊有待挖掘——住宅安全性能、建築設計、室內外環境都會得到保障,不必擔心無人管理和居住風險。也就是說,不僅不會愈加破敗,反而會煥發生機。未來幾十年裡,人們可能會發現,“大拆大蓋”的情況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對老建築的“精心維護”。

第四代住宅的設計研發和老舊矮樓的加固,對於高層住宅來說是一個挑戰。關注樓市的人都會發現,近兩年雖然土地的供應增多了,但開發商拿地卻越來越少,很多土地拍賣要麼流拍,要麼就是以底價成交。這種現象的持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層住宅的建設,也不排除新建高層住宅在將來增量會減緩的可能。


未來20年,高層住宅會被拋棄?明年起,實施2個新規,事關購房者


數月前,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曾坦言,幾十層高樓住宅未來或被“廢棄”,變成“白菜價”。而近日,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也發文稱:10年後這些老化的高層住宅,慢慢會跑輸大盤,最終成為中低收入階層匯聚的地方,成為中國式的“貧民窟”。

一來是老舊小區容積率較低,即便沒有舊改,未來實施拆遷,成本相比高層住宅要低得多,開發商有利可圖,地方上也有意願去推進重建。二來,高層住宅因為容積率越來越高,居住品質會嚴重下降,未來會成為匯聚中低收入階層的“城中村”。因此,20年後高層住宅應該被“拋棄”,換到更新、更大、容積率更低的住宅裡。

綜上所述,未來樓市的建設發展已經有所指向,官方新措與專家的預言不謀而合。這對於想要買房,卻拿不定主要買新房還是二手房的人來說,也許可以得到些啟發。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之下,人們買房的本質還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當然,至於做法合不合理,時間自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