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過了一個超長假期,在家裡過起了花式“宅”生活。目前,隨著榮成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許多上班族重新開始了通勤生活。但是,有些人因此產生了緊張和焦慮情緒,增加抑鬱風險。

生活要繼續,工作要繼續,心理調適也不能停。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疫情防控心理干預和疏導要做好


緊張、恐慌、失眠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心理危機干預和疏導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一個好的心理狀態,對於工作、生活乃至身體情況都會產生積極的正向能量。


楊甫德表示,

面對疫情引起的過度心理反應,

可以從5個方面應對!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1.在調節情緒上,要認識到每個人在經歷重大負性事件後,都會有一些焦慮、擔心等負性情緒。這些大多都是正常的反應,要接納並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

2.在穩定心態上,有意識地穩定自己的狀態,可以做一些深呼吸放鬆、音樂放鬆、冥想等訓練。適度關注疫情信息,既不懈怠輕視,也不草木皆兵,這樣有助於心態的穩定。

3.在保持社會聯繫上,隨著疫情好轉,部分服務行業恢復營業,可邀好友或家人逛逛街、吃頓大餐,暢聊一下心態。也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保持聯繫,提升幸福感。

4.在規律生活作息上,保持生活節奏的穩定,按時睡覺和起床,保證一日三餐,可適當閱讀、運動,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者提升愉悅感的事情,要保證一天的時光是充實的。

5.在學會適當求助上,當遇到心理困境時,可以找信任的家人、朋友訴說,或者找到一個隱私的地方,大哭一場,讓自己的情緒得以緩解。必要時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楊甫德提示

春季是精神障礙患者病情容易波動的時期,通常病情波動或復發有以下先兆:如睡眠不好、飲食不規律、生活懶散、發呆發愣、煩躁易怒、說話離譜、情緒低落長時間不能改善等,應引起重視。


舒心榮成 | 走出“宅”生活,戰“疫”也需心理軟著陸

如果你的內心存在困惑,可撥打榮成市“心旅陽光”團隊服務熱線:0631-7562008、7562618,以及榮成市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熱線:0631-7567577,心理專家隨時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